學校霸凌案件愈演愈烈,近日八德國中一事,不斷躍上媒體頭條。日前教育部才訂立出處理霸凌的程序,希望能有效解決此一問題的惡化;教育部長也親自出馬宣導,頗有大刀闊斧之勢。然而正如古語所云:「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
古人本以仁義孝慈為天性,絲毫沒有宣導孝慈仁義的必要;唯有大道傾斜不正、六親反目成仇時,仁義孝慈才又被高舉提倡。當國家大張旗鼓杜絕霸凌現象時,問題的嚴重性,已遠遠超過一般人的認知;尤其連最天真無邪的孩子都顯現乖逆暴戾的跡象;樹立倫常法規基礎的校園,都服膺於逞凶鬥狠的叢林法則時,社會前景與下一代的發展,豈是「杜絕霸凌」四字可以訴盡?
曾經有一位主任眼中噙著淚對我說:「我一直相信,無論社會道德怎麼淪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校一定要堅持給他們無汙染的空間。」然而她的眼淚說明了這樣的期望是多麼的脆弱,而在世風日下的敗壞情勢中,又要如何力挽狂瀾呢?
一位資深的老師告訴我:「霸凌是一定會存在的。因為這是人性的一部分。每一個班級,或多或少都有被排擠與欺負人的孩子。經營良好的班級,會趨緩或降低這種情況,疏於處理的班級,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她列舉長期觀察的心得表示,經驗豐富、戰戰兢兢,不敢稍有放鬆、休假的老師,一旦因為突發事件需要長休一個月或半學期的話,往往一回到工作崗位就人事全非,再要約束,就難上加難。
八德國中校長聘用許多短期代課老師擔任學務處與行政組員,在管教輔導上疏於處分或配合不周,被認為是綱紀大亂的原因之一。除了師長嚴密督導之外,堅持與惡勢力對抗的明確態度非常重要。因為「霸凌」的起因就是公權力不彰,或者學生不認同公權力的執行。當校規或法律變成虛文、惡勢力與潛規則就會取而代之,因此慎重處理是絕對必要的。
然而如何處理?動之以情?訴之以理?繩之以法?家長攜回管教?或改變環境?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有些同學只要家長到校一談,就能迅速收斂霸凌的行為;有些同學被記了數十個警告也無動於衷,面對捶胸頓足的雙親也毫無悔意;最後當校方祭出「改變環境」的處分時,才感覺大難臨頭。有些同學要長期關心與留校輔導,完全因人而異,有賴師長校方的智慧與通力合作,方能圓滿處理。
霸凌絕對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也不能以任何藉口合理化。曾有同學在欺侮別人以後,振振有詞的強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聽了只覺得悲哀。憐憫如何與仇恨畫上等號呢?尊重與擁戴公平及正義,不就是任何團體最核心的基礎之一嗎?校園霸凌的亂象,實在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