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導致糧食危機加劇

人氣 3214

【大紀元2010年1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婕綜合報導)今年7月以來國際糧價大幅攀升,據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表示,今年11月全球糧食價格上漲了3.6%,接近2007-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峰值水平。

全球暖化造成糧食危機,是因為乾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氾濫及熱浪等極端氣候現象,使世界各地糧食生產受到破壞。

糧食漲價受氣候異常影響

糧農組織的糧食價格指數由小麥、玉米、大米、油籽、乳製品、糖、肉類等一籃子農產品構成,上漲至205.4點,與2008年6月觸及的213.5點這一創紀錄水平相差不到4%。糧農組織資深穀物經濟學家阿普杜勒禮薩.阿巴斯安(Abdolreza Abbassian)表示:「情況日益令人不安。」

糧農組織今年9月份發布的《世界農作物前景及糧食形勢》報告說,自今年7月以來,國際小麥價格飆升60%至80%,玉米價格上漲約40%。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12月合約價格漲幅高達8%,達到每蒲式耳7.0275美元,這是兩週半來小麥交易價格首次超過7美元。巴黎3月交割的歐洲製粉小麥期貨價格上漲2.5%,達到每噸288.50歐元,逼近兩年高位。

今年4月,澳大利亞的蝗災將百萬畝糧草被啃光;南韓因天候異常,導致10月白菜歉收,最後緊急從中國進口五萬噸白菜,才化解了泡菜危機;全球最大稻米生產國泰國,10月中旬也因50年來的最大洪災,近28萬公頃稻田被毀,稻米減產20%;印度12月中旬也大雨,導致洋葱歉收,爆發洋葱大戰。

專家認為,受極端天氣因素影響,世界主要糧食產區減產,是今年國際糧價飆升的誘因。今年,俄羅斯糧食產量預計將下降超過30%,德國小麥預計將減產20%,加拿大小麥預計將減產17%,烏克蘭糧食收成減產多達21%。此外,哈薩克和澳大利亞等世界主要產糧區也因異常天氣而出現減產。

俄羅斯的乾旱天氣和森林火災使該國糧食生產遭受嚴重打擊,為保證其國內供應和抑制糧價上漲,決定暫時禁止糧食出口到年底,但普京暗示,禁令到期後可能繼續延長;烏克蘭政府也把糧食出口配額限制時間延長到2011年3月31日。

氣候微變 影響收成大

全球暖化的細微改變,對糧食生產足以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據國際稻米研究所的資料顯示,若晚間最低氣溫每上升1℃,稻米收成便會減少10%。而稻米是全球過半人口的主要糧食,所以全球暖化的輕微變化都足以帶來嚴重影響。

全球暖化的高溫、乾旱、蟲害等因素都可造成糧食減產,還會擴大疾病、昆蟲和草害對農作物的影響,災害時間延長,導致農作物受害程度加深,便會增加農業和除草劑的施用量。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預計到2030年,中國農業生產力可能會下降5-10%;小麥、水稻、玉米三大農作物產量均會下降,到21世紀後半期,產量最多下降37%。同時全球暖化也會降低農作物品質。

全球暖化還會擴大疾病、昆蟲和草害對農作物的影響,災害時間延長,農作物受害程度加深,便會增加農業和除草劑的施用量。長遠而言,全球暖化將嚴重影響糧食供應的穩定。

如2007年3月,四季如春的海南遭受了嚴重的乾旱侵襲。截至當年4月初,海南省農作物旱災面積達155萬畝;415座水庫乾涸,因旱災造成缺乏飲用水的人口達到20萬人。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也發出警告,氣候變化會使更多人面臨水資源匱乏的威脅。

糧農組織總幹事迪烏夫表示,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確定到2015年將全世界飢餓人口的比例降至10%,這一比例目前為16%。糧價持續走高將使這一目標面臨嚴重威脅。

由於糧價上漲,全世界77個低收入缺糧國2010至2011年度穀物進口費用將比上一年度增加8%。從孟加拉國到海地等貧困國家的糧食暴亂可能重演。

全球糧食專家近期指出,根據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速率,氣候變化將成為「倍增威脅」,到了 2050年可能導致穀物價格翻倍增長,且造成數百萬名兒童匱乏糧食,陷入營養不良困境。 @
氣候科學家們目前預期,2050年之後,氣溫將由20世紀的平均溫度提高6.4℃(11.5℉)。國際糧食政策研究中心(IFPRI)資深研究員尼爾森(Gerald Nelson)表示,屆時地球的農業前景,將呈現「悲觀」局面。

報導憂慮的重點是,北半球的乾旱氣候會影響美國、俄羅斯等產糧大國明年的冬小麥收成。而在南半球,阿根廷的乾旱與澳大利亞東部的雨水也加劇了憂慮情緒。

農業科學家賈維斯(Andrew Jarvis)指出,印度北部的農民們反映,氣候暖化造成穀物過早成熟。且因溫度過高,農作物產量也萎縮減少。

10月份開始,拉丁美洲的通脹擔憂逐漸加大,原因首先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其中農作物價格不斷上升,主要原因是全球對於高品質食品和生物燃料的需求增加遠遠超過供應增加的速度。

相關新聞
氣候異變 非洲旱災飢荒暴增
糧食危機 聯合國白宮呼籲正視
各國增產 糧價漲幅可減緩 基改作物受重視
各說各話  糧價暴漲原因是油價或是生質燃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