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雪兒香港報道)聖誕島的紅蟹、澳洲小紅狐蝠、褔克蘭島的象鼻海豹……每年全球動物都進行遷徙活動,往往場面壯觀,當中也出現不少感人或傷感的場面:牛羚媽媽在河邊無助地看著小牛羚淪為鱷魚獵物、帝王蝶每年在北美洲展開遷徙旅程,經歷4代才完成等。而研究動物遷徙模式與習性的專家一直在追問一個問題:遷徙是否瀕臨絕滅的現象?要保護動物王國物種豐富,是保護遷徙生態意義的關鍵。
過去有關動物遷徙的紀錄片並不深入,即將推出的國家地理《大遷徙》系列節目將各種動物,包括波扎那的斑馬、馬利角、聖誕島的紅蟹、澳洲的狐蝠等遷徙的深入影像紀錄。節目披露嶄新的科學觀點、未曾紀錄的動物行為。《大遷徙》的製作小組花上3年實地拍攝,走過670,000萬公里,橫跨120個國家,足跡遍七大洲。
國家地理頻道香港業務總監施瑞華說:「《大遷徙》紀錄片特輯透過高清拍攝技術,將地球上最震撼的動物遷徙影像,以及瀕危動物遷徙求存片段呈現。」例如片中可以看到白耳赤羚在飽受戰爭蹂躪的蘇丹活蹦亂跳,是近30年來首度拍到的畫面。
施瑞華介紹說,《大遷徙》節目題材獨特,在全球關注的保育議題中加入本地元素,配合節目的推出,《大遷徙》相片展覽由昨日起至14日於海港城舉行。讓參觀人士能輕鬆認識氣候變化和人類行為,例如森林受破壞、水源因建造水壩而被截斷或受污染等,並影響各大洲物種的遷徙模式。
講到本地參與,其實香港也是動物遷徙的路徑地之一。據香港觀鳥學會代表余日東介紹,米埔自然保護區、后海灣一帶是候鳥遷徙的據地。最近天氣轉涼,這些候鳥也陸續出現。當中最具知名度的莫如黑臉琶鷺。他又說:「候鳥遷徙正受到環境變遷和人為干擾影響。鳥類不太容易適應這些轉變,所以保護他們的棲息地對候鳥的長遠生存很重要。」
共7集的《大遷徙》系列節目將於7日開始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