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0年11月23日訊】春秋時的琴家伯牙,他和知音鍾子期曾共同演繹了一段「高山流水」的美麗故事。
這位「天下妙手」,也曾經經歷過一段艱苦學習的心路歷程。他是如何突破瓶頸,走出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音樂方向呢?讓我為您細說。(錄音)
伯牙年輕時,跟隨名師成連學琴。他很有天份,也很用心,經過三年苦學,伯牙的琴藝已盡得師父真傳。可是彈起琴來,卻總是少了點兒甚麼,無法感動人心。成連老師對他說:「伯牙啊,你所少的只是那麼一點兒神韻啊!彈琴最重要的便是意境,你尚未領略,但這是無法言傳的啊」!
伯牙非常的苦惱、沮喪,不知該如何再往前進。成連老師見伯牙迷惘無助,就想了個辦法:「這樣吧!我的師父就住在東海的蓬萊島上,他可以幫你。我們一起去請教太師父吧」!
師徒二人來到了海上的蓬萊島,成連老師卻說要去別處接太師父過來,便乘船離去了。伯牙獨自在孤島上,等待著師父回來。放眼望去,只見波濤洶湧,海鳥啼鳴;島上的林木,青翠蓊鬱,伯牙心中若有所悟……
日子一天天過去,伯牙的心也漸漸沉靜下來。他抱著琴來到海邊,緩緩的撥動著琴弦。那琴音隨著海風而去,海濤也隨著琴聲相和、共鳴。不知不覺的,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伯牙的琴音充滿在整個天地間。這時,一個深遂而宏偉的宇宙架構,在伯牙的心中悄然成型。伯牙雙手撫琴,但卻像是在憑虛御風中,書寫著宇宙。在海濤中,在琴音裡,伯牙頓悟了天地的莊嚴與生機!在心中醞釀多時的樂曲《水仙操》,也在此時譜成。
伯牙忘我的彈奏著《水仙操》,卻聽見背後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原來是師父回來了!師父笑吟吟的對他說:「伯牙啊!這偉大的自然,已經開啟了你的智慧,哪裡還需要甚麼太師父呢?」伯牙這才知道,原來這里根本就沒有「太師父」這個人哪!我們就一塊兒欣賞這曲--《水仙操》。
伯牙既是彈琴妙手,又是作曲家,後人尊他為「琴仙」。 荀子還曾說:「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形容伯牙的演奏,生動美妙,連馬都會抬起頭來聆聽,不吃飼料了!
古人常以「操」做為琴曲之名 ,以「操」為名的琴曲除了《水仙操》外,還有《猗蘭操》、《文王操》等等。「操」通常表示具有抒懷及敘事風格的樂曲形式。
剛才我們所聽到的是香港名家劉楚華的演奏,劉曾受教於古琴前輩姚丙炎先生。接下來我們聽聽另一位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的香港琴家蘇思棣,彈奏的《水仙操》其中一個片段。
劉楚華的演奏的《水仙操》,寧靜平和,意境幽遠。而蘇思棣的演奏,則另有一種渾厚豪壯的味道。
古人靜觀天地,而懂得能如何「師法自然」。大海神秘、壯闊,變幻無窮;聽眾朋友!當您觀海、聽濤,是否也能懂得海的妙語呢?曹操曾寫作過一首《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展示出一幅波濤浩淼的壯闊海景,下面我們繼續欣賞另一個世代描寫海的音樂作品--《海潮音詩》。
(註:本集《水仙操》之曲解依據《琴操》、《琴史》、《悟雪山房琴譜》及《太平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