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季寬台北特稿)美國政府1月29日宣佈對台軍售後,北京從軍事、外交、兩岸各領域做出反應,主要把矛頭指向美國。預料中美關係短期內將受部分影響,但中長期會繼續發展,無需太過悲觀。
中國在外交方面的反應,主要是由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緊急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洪博培「表示強烈憤慨」,指稱美國此舉「損害中國和平統一大業」。
北京同時宣佈幾項措施:推遲中美兩軍部分交往項目;推遲雙方擬於近期舉行的中美副部長級戰略安全、軍控與防擴散等磋商;將對參與售台武器的美國公司實施制裁;中美在有關重要國際與地區問題的合作,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在軍事方面,則由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武官,告知中方決定暫停中美兩軍計劃內的有關互訪安排,「並保留採取進一步行動的權利」。
至於兩岸,國台辦發言人說,美國軍售台灣,只會向台灣發出嚴重錯誤信號,只會助長台獨勢力囂張氣焰,只會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設置障礙、帶來麻煩。
這些表態,除重申北京既定立場外,具體動作涉及中美兩軍關係,以「推遲」、「暫停」為主,而非全面、長期的終止。對企業的制裁和中美國際問題合作的影響,則有待觀察。
北京嚴詞指責美國對台軍售,平心而論,並不符合中美相互照顧核心利益的精神。所謂照顧核心利益注重的是「相互」,而不是「單邊」。中國一直說,台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所以美國不能對台軍售。但深究其實,這實在是頗為自我的單向思維。因為維持台海和平,支持民主台灣,也是美國的核心利益。一旦台海軍力失衡,美國當然出面。
查考幾項指標,或可得知北京對美國售台武器的反應強到何種程度: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是否繼續進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是否仍於年內訪美?兩岸有關ECFA的商談是否穩定向前?上述中方反應其實並未觸及這些範疇,合理的預判應是不致出現劇烈變化。
本次事件中值得注意的倒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瓊斯有關未來對台軍售將與中國諮商的說法是否屬實。
美國的一貫政策是,對台軍售不與中國討論。所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里29日隨即澄清,軍售案在知會國會之前,並未與中國就此進行諮商,而僅知會中國。但瓊斯之言,仍需警惕。
整體而言,美國軍售台灣,有助於提升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就如馬英九總統所言,有了這些武器,台灣將更有信心保衛台海和平,而且在台灣更具自信和安全感之後,愈能和大陸進行更多良性互動。
北京卻不這樣看,它意欲實現由它所主導的「和平統一」,所以要弱化台灣的國防能力和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以「不戰而屈台之兵」。
所以,台灣在發展與大陸關係的同時,時時刻刻不能忘記此點,尤需注意維護自身安全與台美中關係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