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8日訊】大陸考古人員近日在湖北沙洋嚴倉戰國古墓群車馬坑中,發掘出土6車14匹馬。其中發掘出土的1車2匹馬,車輿內有旗杆,兵器銅戟、銅戈,軍樂器銅鐃等組合完整的器物。考古人員表示,該車屬於典型的指揮戰車,這是在中國境內車馬坑中首次出土發現楚國指揮戰車。
據《武漢晨報》報導,嚴倉古墓群共有十三座古墓,距今兩千多年,也是屬於以紀南城為中心的高等級墓群的組成部分之一。目前已探明嚴倉古墓群有獾子冢、窯冢、塌冢三個楚國時期墓葬和一座車馬坑。
考古專家介紹,車馬坑位於獾子冢的西側,由南北並列的1號坑和2號坑組成,但北側的1號坑被現代取土破壞,2號坑保存較好。發掘出土的6輛戰車中,1號坑共清理出5車12匹馬,地面上馬的牙齒、骨胳痕跡很清晰,一側車輪基本完好,據推測應屬墓主日常出行的「座駕」,規格應該算是比較高的。
車馬坑中的指揮裝備堪稱一絕,2號坑的戰車由2匹馬牽引,在坑壁上發現的一根桿狀物(長達5米)初步推斷為軍旗旗桿,車上還有銅戟、銅戈等兵器,均為銅質木桿。此外,車上還有用於戰場的軍樂器銅鐃,銅鐃是古代戰場上重要的指揮工具,又名銅鉦,「鳴金收兵」中的「金」就是銅鐃。車輿外側還有漆甲和一根髹紅漆木桿,可能是權杖。旗杆、銅戈、銅戟、銅鐃以及權杖這些和軍事有關的器物,表明該車是典型的指揮戰車,這是楚國車馬坑中首次發現。
另外, 考古工作人員在「指揮戰車」車輿內的一件銅戈上上,發現了十二字銘文,其中可以辨認的銘文中有「二十六年晉國上庫工師虎」等字樣。根據戰國中晚期兵器刻辭規則推斷,此戈是魏惠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344年)魏國工匠製造。這段銘文為判斷嚴倉古墓的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據,即嚴倉古墓的年代不早於公元前344年,可能屬於戰國中期偏晚階段。
考古專家介紹,這些戰車在坑內呈「一」字排開,根據古代車馬坑對稱現象,估計第7輛車可能在當地修渠時遭到了破壞,但這個車馬坑,依然是已知楚墓考古中保存最完好的。
考古工作者分析,由於嚴倉墓曾遭盜掘,導致墓室原本封閉的環境遭到破壞,加上嚴倉墓本來密封性就不如漢朝的馬王堆墓,所以發現保存完好的古屍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但可能會有殘存的墓主的頭蓋骨。
楚墓北側中間幾級臺階處,土質顔色與周圍明顯不一樣,泛黑。專家介紹,這就是盜洞的痕跡。目前,嚴倉古墓較為明顯的盜洞共3處,均打到棺槨,據推測,盜墓時間分別為明末清初和現代。
至於墓主的身份,專家指出,古代「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因此考古人員推測墓主可能是楚國大夫,一車四馬可能是墓主死後受到追封,車乘升級,或者是死後墓葬時越級。指揮戰車的存在也表明,墓主生前極有可能是一位武將。不過這些也需要更多資料來證實。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