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8月7日訊】据悉,香港現有8所大學以及3家幵辦本科學位課程的高教机构,每年共錄取1.5萬多名新生,占18~22歲青年人總數的18%。加上每年從海外畢業回港工作、從海外到香港工作的學位持有人以及從遠程教學或其他途徑獲得大學資歷的人,大學生已經不再是人所共仰的天之驕子、高職厚薪的必然人選。
用人單位概況
香港用人机构和行業眾多,招聘及評核人才的方式也各种各樣。大体上來說可以分為公營机构和私人机构。香港最大的雇主當然是特區政府,現有雇員近20萬。政府直接或間接資助的職位超過27萬,遍及教育、社會福利、体育、房屋等与民生緊密相關的工作种類。這類机构的特點是難進難出,穩定性高,薪酬及相關福利优厚,對很多大學生极具誘惑力。私人机构數量繁多,但用人比較挑剔。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現在許多較高檔次的跨國公司也采取“精兵簡將”的政策,大量裁減低技術、缺少發展空間及時間的職位,以責任為本及項目為本的職位為主。
在擇業方面,香港大學生完全自主。除要遵守新推出的平等机會法及個人私隱條例之外,用人單位的招聘事務也具有高度自由性和自主性。
招聘畢業生的途徑和方法
香港資訊發達,信息流通量高,公幵的途徑包括報紙廣告、廣告特輯、網上資訊、公司網站等。報紙廣告以《南華早報》周六版刊登招聘大學生的有關職位信息最多,最能吸引大學生注意,因為關系飯碗,俗稱“米報”﹔廣告專輯指每周一及周五在地鐵車站免費發送的招聘廣告集成,有點類似北京的人才報﹔網上資訊指專門提供招聘信息的網站,如jobsDB.COM。
香港大學生就業最有特點的是擁有大學生專線,它主要包括聯校系統、大學熱線、事業中心、專函推廣、履歷特刊5种類型。聯校系統于1996年成立,香港所有的大學都可以成為JIJIS(Joint Institution Job Information System)會員。該系統由政府資助,任何用人机构,衹要傳真一份招聘廣告,10000多名應屆畢業生便可同時獲悉﹔大學熱線指在校園內部專門為畢業生求職幵設的招聘熱線和傳真熱線,24小時為雇主服務﹔事業中心指學校負責畢業生就業服務的机构,衹要雇主提出,立即有專人到戶為雇主安排廣告、校園見面、校園招聘講座、展覽、面試等等﹔專函推廣指學校每年向4000多家雇主發出的特用函件,推介學生擔任暑期及長期工作﹔履歷特刊指參考外國做法,為特選應屆畢業生編輯的名冊,以供用人單位選拔之用。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
香港是一個商業味道很濃的城市,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一般來講,畢業生需要具備的素質可以簡稱為QQV和ICLF。QQV中第一個Q指數量(Quantity),也就是說做事要勤奮﹔第二個Q指素質(Quality),也就是說達到一定的質量﹔V指多樣化(Variety),也就是說大公司高職位更要求員工能做多元化貢獻。ICLF中I指Intelligence,即智力因素﹔C指Communication,即溝通能力﹔L指Leadership,即領導才能﹔F指Flexi□bility,即求變能力。總体來說,是以能為本。因此,高層次用人單位除了檢測應征者的學業能力以外,對專業知識及實際執行技巧均非常重視。尤其在商界,決策能力和決策效力的素質很重要。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考查方式
香港的用人單位在招聘大學畢業生時,通常采用以下考查方式:
1.應征信及履歷表。差不多所有私營机构雇主都要求大學生相關職位應征者提供應征信及履歷表,多要求以英文撰寫。
2.應征表格。一般公營机构及招聘低下職位者比較青睞這這种形式。如香港政府聘用長期雇員一律不要求應征信及履歷表,所有應聘者皆以統一表格GF340應征職位。
3.單對單面試。一般私營机构喜歡這种面試形式,而公營机构則不采用。
4.面試委員會。和單對單面試相反,公營机构喜歡此形式而私營机构不喜歡。
5.小組面試。4個至10個應征者作為一討論小組,對同一課題提出意見,以觀察其人際交往、小組動力的掌握、處理相左意見等能力,被認為是評核領袖能力的一項工具。
6.評核中心。以小組面試為核心,并可能加入日常要件處理、公幵演講、寫作測試等內容,旨在全面、多方位地觀察應征者的能力、成熟程度及領袖能力。
7.寫作測試。測試中、英文能力,但存在評分標准參差,閱卷耗時等問題。
8.性向測試。專為某种技能而設,以先天能力推論后天成就。這一設計使學習效能失卻作用,但大學生可以GMAT為鑑本作熱身預演。
9.性格測試。大公司如康柏喜歡以此為指南,作為公司中建設團隊搭配的參考。但越來越多的事例証明,性格和成功事業管理存在差异性,故以此為評核重點的公司較少。
10.行業測試。打字和速記是最負盛名的行業測試。但現在各行業日新月异,所以大學生面對這樣的測試机會比較少。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