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8月6日訊】(中央社記者吳蕙君台北六日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李高朝今天指出,台灣工業生產、勞動生產力等關鍵指標沒有一項符合「產業空洞化」的定義,當前景氣趨緩只是景氣循環造成的一時現象。
李高朝指出,台灣高科技產業與國際產業景氣循環密切結合,但是傳統產業敵不過新加入資本主義市場的二十六億人口競爭,這種產業發展「兩極化」的趨勢才比較令人心驚。
台灣綜合研究院金融證券投資諮詢委員會今天舉辦財經論壇,討論「台灣衰退論與產業空洞化」,邀請經建會副主委李高朝、彰化銀行總經理張嵩峨、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戴勝通、台灣綜合研究院第一所所長吳再益、第三所所長韋端等人與會。
李高朝在會中表示,所謂「經濟衰退」、「產業空洞化」都是描繪長期經濟趨勢所用的名詞,近來很多人把一時景氣循環造成的表現不佳也說成「衰退論」,也許與兩岸氣氛、政治氣氛不佳有關,不過,事實上,台灣沒有一項指標符合所謂的「產業空洞化」。
他說,產業空洞化或是衰退,是指長期的生產力衰退,台灣在民國七十九年泡沫經濟破滅後,工業生產衰退百分之零點二,但是從八十三年至今每年生產成長率都恢復到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七左右的水準。
從總體生產力指標來看,台灣過去幾年平均生產力成長百分之零點四到百分之零點五左右,其中,尤其是勞動生產力平均成長都在百分之七左右(除了亞洲金融風暴時降為百分之四點四),成長率比總體生產力還要高得多。
李高朝說,全球冷戰結束後,很多社會主義國家轉為市場經濟,估計印度、中國大陸、蘇聯、東歐、越南等地共有約有二十六億人口開始加入資本主義經濟世界的競爭,台灣的工資又是這些地區的幾十倍,因此,台灣的傳統產業很難再有競爭優勢。
李高朝說,目前全球高科技產業景氣低迷,不僅台灣受到牽連,新加坡、南韓等高科技產業比重高的國家也出現經濟負成長,但是這種高科技產業的特性是「起伏波動大又快」,一旦復甦就能一掃景氣不振問題,比較令人擔憂的是傳統產業。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