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8月21日訊】李東黎,德中經濟文化合作促進協會副會長。他1999年開始負責中德高校學生交流工作,還為中國留學生在德國提供生活安排、語言學習等幫助。兩年多來,李經常因中國留學生被鄰居舉報,甚至罰款而被警察傳喚。
李說,有些事情在中國可能是小事,但在德國卻是”重大事件”。自1999年以來李處理的這樣的”小事”就有100多起。
比如,倒垃圾在中國屬于最簡單的勞動了,可在德國卻是一門學問。關于倒垃圾,有專門的垃圾分類課程,教你什么垃圾屬于生物垃圾,什么垃圾該放入普通類垃圾箱中。
很多中國留學生初來乍到,不知其中奧妙,習慣性地將垃圾不分种類地隨意丟在垃圾箱里。結果被鄰居告了,”罪名”是”破坏垃圾秩序”,給垃圾回收部門回收有价值的垃圾造成混亂———罰款!
按照國內的習慣,倒垃圾通常是根据垃圾桶的盛載量決定的,裝滿了才去倒,有時候積攢了几天才一起倒出去。可在德國這樣做可能又將多出一筆開支。
原來,德國每所公寓前配備的垃圾箱數,是根据每家每戶每天的垃圾量計算出來的。一些中國留學生按照中國的習慣倒垃圾,有時候太多了,垃圾箱里裝不下,就放在地上。結果第二天,樓下就會多了一個垃圾箱,因為德國人根据放在地上的垃圾作出判斷———這里的垃圾箱數已經盛放不了那么多的垃圾,所以赶緊配了一個新垃圾箱。但新垃圾箱的費用需要這所公寓的住戶共同負擔,這樣就不免遭到鄰居的埋怨和指責。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養成每天倒垃圾的習慣。
李東黎還講了一件趣事。有位留學生看見他住的社區娛樂場里有架秋千,童心未泯,蕩起秋千。結果,被社區的居民控告,”罪名”是”他的行為影響了我們孩子娛樂”。在德國,法律明文規定娛樂場里的秋千只供16歲以下儿童享用,所以這位留學生”罪名成立”。
李東黎說,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如德國晚上10點以后禁止大聲喧嘩,中國留學生有時晚上打牌、聚會,干擾了鄰居,鄰居自然叫來警察。
有位留學生剛到德國時由于時差沒有倒過來,上課時打了個哈欠,老師看見后批評了他。這位學生認為老師故意跟他過不去,第二天就不去上課了。德國人做事一貫嚴肅認真,老師不會容忍任何學生上課打哈欠,包括德國的學生。所以,如果沒有人給學生講解德國人的做事原則,不及時開導這位學生,讓學生的誤解繼續下去,不僅耽誤了學業,而且他前期的留學准備也將付之東流。經過解釋,這位留學生重新回到了課堂。
這些事件反映出中國留學生對國外社會缺乏了解,尤其是國外的一些日常行為規范、法律法規。如果留學生出國之前就有專門組織向他們介紹國外社會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日常行為規范、法律法規等等,許多事情可能就不會發生,也不會給留學生心理上造成”格格不入”的感覺。
如今,國內留學中介的”售前”服務,如申請學校、代辦簽證等都比較全面周到,可留學的”售后”服務在國內還是一項空白,這些”售后”服務應該從學生踏上异國土地的那一刻起開始,包括接机、住宿,幫助留學生盡快熟悉當地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等等。李東黎稱這項服務為:在异域文化沖突中建立”緩沖帶”。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