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8月20日訊】前兩章盡管用了許多文字,但并沒有說到點子上,只是列舉了大量腐敗事實,以及因腐敗所引發的結果而已。自本章以后,《中國腐敗論》一文開始正式切入正題,將中國的腐敗根源極其未來走向加以系統論述,望讀者們能夠耐心品味。
一、歷史上的腐敗源于中國的傳統觀念
說中國人“愛面子”,倒不如說中國有“愛面子”的傳統;說中國人善于“請客送禮”,倒不如說中國有“請客送禮”的傳統;說中國人講“禮尚往來”,倒不如說中國有講“禮尚往來”的傳統;說中國人仰慕官貴,倒不如說中國有“學而优則仕”的傳統;說中國人充滿智慧,倒不如說中國有“投机取巧”的傳統。
1.“愛面子”的傳統
中國的首要傳統就是“愛面子”,按平常的俗語就是“面子事儿,一根棍儿”,譴責的俗語就是“人有臉,樹有皮”。在中國,無論是哪個階層,無論是哪种事情,人前事后要是沒了“面子”,那有多難看哪!有人一旦失了“面子”,這個人肯定會無地自容,怎想辦法也要挽回“面子”。
然而,不論某人原來多么劣跡昭彰,只要他有朝一日能夠顯得高人一等,人們自然會對他產生敬畏之心,即“离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是中國仁慈的傳統,也是中國“面子”第一的傳統。過去人家是做了許多坏事,但人家沒有失掉面子,只是犯了一些“兔子不吃窩邊草”的貪污奸淫,不酸什么大事。你看現在的他,街比鄰右誰赶得上人家那么風光,出門就是“奧迪”,回來就帶“小姐”。我与女儿出去曾有許多次碰到他,人家總是那么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問長問短,問這問那。看人家,一個大處長一點儿架子都沒有,多給咱“面子”。
這是中國大陸典型的面子傳統。這种“給點儿面子就行”的傳統,使中國人在官貴面前變得像個可怜虫,面對貪官的劣跡變得麻木不仁。這也是中國大陸貪官泛濫的重要原因之一。
2.“請客送禮”的傳統
中國人“請客送禮”的傳統由來以久,而且已經根深蒂固。請客送禮,究竟產生于何朝何代?發明請客送禮之人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恐怕是無人考證了。不過,我們可以認定,“請客送禮”這种外交手段肯定發明于物質較為丰富時期。然而,最初請客送禮的目的卻不易判定,可能是為了串親訪友,也可能是為了求人辦事方便而已,但古人決不會象現代人這么庸俗,這么露骨。
在中國,“請客送禮”無疑是一种風俗習慣,但把它用于皇帝制的官場里面,其作用可就不同凡響了。某些庸才想求個一官半職,如果不學會請客送禮之術,那肯定是連門都沒有。你可別小瞧這“請客送禮”,它也是一門學問。不過,學起來很容易,只要你肯于放下架子、厚著臉皮,一學就會。比如,你要請某官的客,給某官送個大禮,你必須事先得搞個調查報告,需要對該管的嗜好作一下調研工作。否則,那狗官愛吃對蝦,你卻定了螃蟹,需要“芙蓉网”香煙,你卻送去了“玉溪”,豈不是前功盡棄了嗎?如果你能做到對症下藥,那肯定會十分湊效。
然而,當今的官老爺們可不是那么容易吃你的“泡”了,“請客”必須要搞清什么時間最好、最隱秘,“送禮”千万不要送禮品了,那是說什么都不能收的。不懂行的,還以為此官很廉洁呢?可是,這樣一來,你想求人家辦事肯定不成了,你想向人家要官肯定告吹了。為什么?當今的官老爺們想要的不是禮品而是票子,而且最好能用發獎金的形式送到家里或辦公室。這樣,既可以不露痕跡,又可以獲得高額收入,豈不是兩全齊美的好事嗎?
還是中國當代民謠說得好:“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光跑不送,平級調動;不跑不送,降級使用。”
3. “禮尚往來”的傳統
中國是禮儀之邦,這個早已聞名遐邇的稱譽,一直使中華民族引以為自豪。既然是禮儀之邦,免不了會有“禮尚往來”的交易,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傳統習慣。
“禮尚往來”,本來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社交活動,是一個民族由野蠻向文明過渡的產物。可是,“禮尚往來”一旦進了官場,便賦予了它新的使命。下官給高官送禮是天經地義的事,非常合情合理,因為下官總想一次次地被提拔重用。而高官呢?也會回之以禮。看官有所不知,盡管所回的禮很薄,但卻能收買到眾多奴才般下官們的心,因為高官也需要培植下邊的勢力,以便為之四處吹捧,擴大門面,從而形成“大圈套小圈”的領導集團。
曾几何時,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官吏,便把這個“禮尚往來”運用的惟妙惟肖。一來作為官場溝通感情的砝碼,二來用于向下民斂取財物的手段,三來為庸才者破格升遷提供了捷徑。
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各個領域,已經一刻也离不開“禮尚往來”了。在中國社會世俗中,“禮尚往來”運用得非常廣泛:搬家、結婚、生孩子、喜事、喪事、災病事、升官、升學、新開業等等,都要搞一搞“禮尚往來”活動,如此也把民財一次次地活動到官家那里去了。
中國現代有個民謠說現在當官的有三大喜:“升官,發財,死老婆。”
4.“學而优則仕”的傳統
在古代選拔各類优秀人才方面,中國的科舉制度曾經起到過重要作用,從此“學而优則仕”也就應運而生了。學好文化,唯一的指望是為了中狀元,中了狀元可以說已經走上了仕途道路,此后便能夠享榮華富貴之福了。在中國作了官的人,立時就會顯得高人一等,平民百姓只能會敬而遠之。
然而,到了如今,官民之間的距离拉得更大了。過去有些官吏還能喊出“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買紅薯”的感嘆,那是“學而优則仕”的功勞。現在當官的都說些啥?“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不摟白不摟,白摟誰不摟?”看來,過去的“學而优則仕”發展到現在則演變成“摟而送則仕”了。因為無論經過哪种途徑,只要最終能升上官就万事大吉了。
反之,你這個人要是沒了官位,即使你有一身的才干也沒用,在中國沒人會尊重你,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有朝一日大權在握,不用你主動出擊,很快就有人前來吧唧你,這是現代中國人的顯著特征。你上午提了官,中午就會有人追到你家示愛,女人會要啥給啥,男人則要獻出老婆,這是現代中國人的求官絕技。
中國當代的官迷們,可以不要做人的尊嚴,可以不要身上的人皮,也可以不要老祖宗的遺訓,但不能不要那誘人的官位。為了當官,什么缺德的事都可以干得出來,這是中國的“仕途觀”始終在作怪的緣故。這种“仕途觀”促使著許多人放棄了其他追求,全身心的投入了一場又一場的求官熱潮。因為在中國做官,一可以加入達觀貴人的行列,二可以在眾人面前耀武揚威,三可以享受一般平民百姓享受不到的优厚待遇,所以無論什么人都有做官的欲望,官做得越大越享福。正如中國民間的那句口頭禪說的一樣:“官越大,越好當;孩子越大,越難管;歲數越大,越篩糠。”
5.“投机取巧”的傳統
一個优秀的民族,首先必須是一個具有高度智慧的民族,其次應該是一個充滿自信且讓人信賴的民族。但是,高度智慧不能等同于投机鑽營或投机取巧,充滿自信也不能等同于驕橫跋扈、獨往獨來。
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民族,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滲透著先輩們的 智慧精華。然而,隨著社會歷史的沉積,加上長期的封建專制,人們往往把這种淳朴的古老智慧進行了轉化,使智慧變成了巧智。所以,在我們現代生活中才出現了跑關系、走后門、托人牽線、行賄受賄等五花八門的社會腐敗之風。在這樣的社會環境熏陶下,“投机取巧”已成了有能力的象征,而朴實無華則成了令人恥笑的“傻帽”。一個善于吃喝嫖賭的人,如果投了領導們的所好,就可以升官發財,而有才華,有技能的人則會被當作垃圾仍在一邊。
倘若把這种“投机取巧”的聰明智慧運用到官場,那么就會出現爾虞我詐、欺上瞞下、愚弄民眾的腐敗局面。到頭來,肯定會造成人与人之間信任危机。的确如此,現在的政府不相信我們的民眾,我們的民眾也一直認為政府在不斷說謊,始終在在對玩弄騙術,他們甚至把政府的真話也會當作謊言听。一個充滿智慧的中華民族,其智慧被現如今的當權者扭曲到如此程度,這在世界歷史上也是非常少有的。 聰明的智慧用不到正道,也會失去它的本源。老子曾說:“智慧出,有大偽。”現在的中國,人們都在調動起那充滿著巧取豪奪的無窮智慧,正在進行一場欺騙与反欺騙、被騙与反被騙的殊死較量。較量的范圍涉及全中國的各個領域。政治領域,面臨著馬克思主義与假馬克思主義的較量;經濟領域,面臨著真貨与假貨、真幣与假幣、真帳与假帳的較量;文化領域,面臨著真書与假書、真話与假話、真作家与假作家的較量;等等。這些假的東西充斥著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這不是民族智慧被扭曲變形了的產物又是什么?
轉自《博訊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