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再令台灣政局「變天」

人氣 16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8月13日訊】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政治能量果然非同小可。雖然受到心臟病的困擾、雖然已失去龐大的國民黨組織機器的協助,但他的一舉一動依然牽動台灣政局的變動方向,甚至比現任總統陳水扁先生、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更有影響力及號召力。像昨天他決定為新成立的政治團體—台灣團結聯盟「站台」打氣,就讓人感到國民黨將要面臨另一次重大的分裂,台灣的政治版圖將要重新勾畫。這樣的政治影響力,在台灣實在誰也比不上。

兩岸關係負面影響

毫無疑問,經過去年的總統大選失利及親民黨異軍突起後,國民黨的實力已被大大削弱,原來一黨獨大的勢頭也開始有了些轉變;但是跟其他政黨相比,國民黨的財力及人力資源依然有很大的優勢,在今年底的立法會選舉相信仍可保持最大政黨的地位。

然而就在離選舉還不到幾個月的時候,李登輝先生突然站到台前,支持成立新的政黨,這一方面表明對現時的政黨特別是他所屬的國民黨的不滿,另一方面也等同替他原本在國民黨內的親信另闢出路。在這兩方面的夾攻下,國民黨不單面臨人力、財力資源流失的問題,也將大大打亂原來的選舉部署,這對國民黨是極為不利的。再加上李登輝的公開「叛變」,國民黨將難以再借用他的影響力、動員力拉票,在此消彼長下,國民黨將可能繼總統大選後再次失利,到時候民進黨及其他政黨的力量將相對提高,而國民黨的支配性地位將正式告一段落。

短期來說,這樣的政治變動,政治力量重組將會令台灣政治局勢更不穩定,對台灣經濟及兩岸關係都將有負面的影響。但是我們認為政黨的聚散離合、政治力量的重組變遷是任何民主社會的慣見現象,日本、歐洲的政黨就經常處於不同的聯盟組合中。台灣作為新興的民主政體,政黨、政治力量分拆重組更是免不了的事,只要各政黨、政團按公正、開放的遊戲規則爭取選民的支持,政局紛亂不穩的情況將不會持續太久。

爭取與台民眾溝通

倒是在這樣的政治勢力重組後,北京政府該認識到它不應把對話的希望、努力放在個別政黨或個人身上,反而應積極爭取台灣民眾的了解及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從下而上的迫使台灣的不同政團能合理、客觀的面對兩岸關係,面對兩岸溝通的需要。若果繼續只寄希望於國民黨或個別政治人物身上,那只會跟不上台灣的政局及民情變化,令兩岸關係難以有真正的進展,更不要說突破了。

原載《苹果日報 》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台聯正式成立強調台灣需要新政治及新國會 (8/13/2001)    
  • BBC:親李登輝政黨「台灣團結聯盟」鼓吹本土主義 (8/13/2001)    
  • 國民黨將對李登輝「聽其言,觀其行」 (8/13/2001)    
  • 台聯成立大會 李登輝應邀出席 (8/12/2001)    
  • 美參院情報顯示中共曾非法資助友中人士進入國會 (8/12/2001)    
  • 李登輝出席近寫李登輝新書發表會 (8/9/2001)    
  •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又有新書問世 (8/9/2001)    
  • 李登輝表示支持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 (8/8/2001)    
  • 血諫黨中央開除李登輝 夏功權割腕 (7/31/2001)    
  • 國民黨十六全會內 對於開除李登輝各有看法 (7/30/2001)    
  • 連戰將邦聯制和兩國論 劃清界線 (7/25/2001)    
  • 資優生症候群 (7/25/2001)    
  • 李登輝派系下月成立“台聯”新政黨 (7/24/2001)    
  • 提名民進黨初選落選人 李登輝遭謝長廷抗議 (7/24/2001)    
  • 李政團名稱﹕「台灣團結聯盟」 ﹖ (7/20/2001)    
  • 首批李政團成員宣布參選立委 (7/20/2001)    
  • 北中南3社大集會 決定與李政團「保持距離」 (7/16/2001)    
  • 國策顧問莊柏林建議新政團取名「台灣國民黨」 (7/16/2001)    
  • 教會收到恐嚇信 李登輝證道被迫取消 (7/16/2001)    
  • 李登輝接見北社人士 (7/13/2001)
  • 相關新聞
    李登輝接見北社人士
    教會收到恐嚇信 李登輝證道被迫取消
    國策顧問莊柏林建議新政團取名「台灣國民黨」
    北中南3社大集會 決定與李政團「保持距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