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7日訊】主持人﹕陳娉舒
沙龍在座﹕
何老師 北京某重點中學高三班主任
陳 桑 教育媒體人士
董 薇 河北應屆高考生
周孝正 社會學家
主持人﹕對高考生而言﹐“黑色七月”的頭道關坎剛熬過去﹐第二關───各地高考最低控制線近日公布。不出人們意料﹐北京等發達城市的分數線遠在其他省市之下﹕同樣是原始總分﹐同樣是第一批錄取線﹐北京對照山東﹐文理科各自低了120-140分﹔即便比照經濟欠發達地區如甘肅﹐北京的分數線也落在人后。發達大都市年年“低分數線﹑高錄取率”﹐而一些生源大省的學生卻年年面臨“高中比高”的激烈競爭態勢。高考分數線﹐還將傾斜多久﹖
●何老師﹕從考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點看﹐北京等大城市孩子容易上大學﹐我也認為不公平。但從社會角度看﹐北京﹑上海學生多﹐如果不多擴招﹐會有大量學生上不了學﹐他們將勢必被推向社會﹐給這些城市增加不穩定因素。相比之下﹐其他省市的孩子上不了學﹐在農村﹑城鎮謀出路的機會似乎多些﹐人也少些﹐影響面就不會比北京﹑上海大。再說﹐大城市孩子近年大量自費出國﹐學費都讓外國人給賺了﹐那還不如讓大城市孩子多上自己國家的大學呢。
從我帶高三年級十几年經驗看﹐北京學生上學容易﹐但上重點大學一樣競爭激烈。北京學生雖然分數低﹐但適應快﹑知識面廣﹐進入大學后﹐在學習上很快就會擺脫劣勢地位。作為北京教師﹐我也擔心﹐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太低﹐基本是什么人都能上大學﹐這樣對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會有影響。
●陳桑﹕教育最強調公平﹐“低分﹑高入學率”恰恰是典型的教育不公平。此間的種種辯解完全站不住腳。
說什么“北京學生分雖低但綜合素質高”﹐既然全國高考是以分數作評價﹐為何對北京能冒出另一個“綜合素質”標准﹖這是典型的偷換概念﹑雙重標准。其次﹐素質是什么﹖別的省學生吃糠咽菜考100分﹐卻被說成是“考試機器”﹐會琴棋書畫是素質﹐吃苦耐勞是不是素質﹖哪個素質更重要﹖
“北京考生少院校多﹐所以分數線低”﹐不公平的根子正在此。既然考生少﹐為何非投放那么多名額﹖舉個例﹐每年北京五六萬考生能攤上400多個清華名額﹐而一個20萬考生的省﹐清華也許就只招百來人甚至几十人。這公平嗎﹖
還有辯解說“大城市招生多利于城市穩定”等等﹐一句話﹐上學難的省份﹐就不需要穩定嗎﹖只能說是不公平愈演愈烈.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