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5日訊】外報這樣評價中國的國家副主席:溫文爾雅,極富魅力。說話的聲音寧靜、沉穩、讓人踏實。個性溫和、低調平實、穩健實干,形成了特殊的風度和風範。
關心時事的朋友,一定還會記得199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軍委在北京隆重舉行的那場晉升上將軍銜儀式。那天下午,晉銜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在這一晉升上將軍銜儀式中,人們注意到,胡錦濤以新任的中央軍委副主席身份,穿著一身特制的綠色軍便服,也是軍容嚴整,以全新的形像出現在中國公眾面前。
華聲報報道,自1992年49歲的胡錦濤成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後,國內外媒體均視胡錦濤為中國第四代領導核心成員,現在出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這使中國的最高領導層更具有跨世紀的實力。
生於上海的徽商後代
胡錦濤1942年12月生,安徽績溪人。
準確地說,績溪是胡錦濤的祖籍。在胡錦濤太祖父時,就因生活所迫開始離家外出經商了,胡錦濤的父親也在上海和江蘇泰州做生意。胡錦濤就在上海出生。據胡錦濤家鄉的親屬說,他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他小時在泰州讀書,當時能考取清華是很不容易的。他從小就很聰明,不但功課好,還喜歡文體活動,大家都喜歡跟他一起玩。他父親是在“文革”期間去世的,他從甘肅趕回來辦理後事。
在一次全國團代會上,胡錦濤曾對來自安徽的代表說:我也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徽州地區,我是績溪人。胡錦濤對家鄉的感情很深。
徽州地區歷史上曾經是個非常有名的地方。徽州有句名言: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因山區地少糧缺,生存不易,大部分成年人就出外謀生,因此逼出了一代徽商,人們至今還在慨嘆當年徽商的刻苦耐勞和輝煌歷史。
績溪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歷來有崇文重教的傳統。據載,早在1902年,績溪就創辦了鄉村現代教育的思誠小學,打破私塾教育,傳播現代文化,這在全國是最早的。
因此,人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小小績溪出了那麼多名人,像遠一點的聲名顯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近一點的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的胡適。胡姓是績溪大姓,績溪的胡氏名人最多。
雖為同姓,但胡適卻並不真正姓“胡”。當地一位對胡適家族頗有研究的先生介紹說,績溪有三個胡姓家庭。胡適家是“李改胡”,源於後唐時期,唐昭宗落難,被奶媽帶到績溪,改姓奶媽丈夫的胡姓以避眼目。胡適與胡雪岩是一個胡。績溪縣還有一個金紫胡,原為宋朝光祿大夫的後代。而胡錦濤家又是一胡,其家鄉在績溪縣東南方18公裡的大坑口村。一般來說,人們稱胡適家為北胡,胡錦濤家為南胡。因胡適家是後改的,也有人稱之為“假胡”,而將胡錦濤家稱之為“真胡”。
據胡氏長輩介紹:胡錦濤的大坑口胡家應從晉代胡炎遷居績溪算起,曾出過不少名人,如胡氏第34代、明代的胡宗憲是抗倭名將,也是戚繼光的頂頭上司,人稱梅林公。而胡錦濤是胡氏的第48代。
從政不是初衷
胡錦濤對人談起他的經歷時,曾說:從政並非初衷。
胡錦濤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1961年考入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繫河川樞紐電站專業的胡錦濤,喜歡自己的專業,立志為國家的水電事業效力,實現“水電專家”夢。
但是,1965年7月畢業後,胡錦濤並沒有被分到電站,而是留校當上了政治輔導員,但他當時並沒有忘情自己的專業,在做輔導員之餘,仍然從事一些科技工作。為此,在隨後第二年爆發的文革中,曾有紅衛兵說他“隻專不紅”、“業務第一”。
文革開始後,學校上下停課鬧革命,學生們忙於大串連,大鳴大放也是熱火朝天,胡錦濤在學校裡待著也覺得無所事事。這時候,正趕上國家“備戰備荒”,其中一項就是動員大量人力物力,加強後方工程建設,也就是所謂的“三線建設”。於是,胡錦濤獲準支邊。
1968年,他到中國西北貧困省份之一的甘肅,出任水電部四局八一三分局技術員。當時劉家峽水電站正在興建,與他的專業對口。胡錦濤原以為這一次可以學有所長、用有所長了,將自己苦讀四年的書本知識付諸實踐,實現自己的夢想。誰知,工程技術員還沒做幾天,胡錦濤就被工程分局領導看中,調他進分局機關當上了秘書,很快又升任局機關黨總支副書記。從此,他最終離開了自己的專業,走上了從政之路。
1974年,胡錦濤被調甘肅省建設委員會工作。先做秘書,後來當上了設計管理處副處長。
1980年,他被任命為甘肅省建委副主任。幾個月後,又被推薦進中共中央黨校干部培訓班學習。與此同時,胡錦濤被任命為共青團甘肅省委書記。
在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這個培訓班快結業時,正逢中共十二大召開,大會上提出干部要進一步年輕化、知識化的要求,胡錦濤被舉薦成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而且不久後調到北京,出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二書記。後擔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貴州西藏西南行
1985年,胡錦濤離開團中央第一書記的位置,到大西南最貧困的貴州省出任省委書記時,年僅42歲,是全國最年輕的省委書記。
一到貴州,他沿著貴州和雲南、四川、廣西交界的邊緣地區走了11天,輕車簡從訪問了12個縣的許多村寨和廠礦。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了解得十分詳細。他覺得自從踏上貴州的土地,自己的命運就已經和貴州3000萬父老兄弟的富裕、幸福連在一起了。到1987年底,他用了2年時間跑遍了86個縣、市、區。談起貴州,如數家珍。
在貴州3年,他與省委、省政府一班人為當地200多萬老百姓解決衣食溫飽問題想盡辦法,然後,他又提出用3年時間,解決中小學危房、培訓初級人纔等問題,從根本上治貧治愚。
正當在貴州的工作初見起色時,1988年底,中央一紙調令,胡錦濤告別貴州,前往中國另一個最艱苦也是最特殊的地方–世界屋脊西藏上任去了。由貴州省委書記而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可以說是一次臨危受命。當他上任之時,西藏部分喇嘛和教徒,遊行示威,制造騷亂。這對中國政府和西藏自治區政府是極大的考驗。他剛到西藏時,人們把胡錦濤與前五任書記相比,發現他是唯一一位文職出身的書記。在隨後的工作中,胡錦濤處變不驚,冷靜對待,終於穩定了局勢。
貴州和西藏,是中國最貧窮的兩個省份,在這樣的省份擔當父母官,喫苦是在所難免的。但也正是在貧困復雜地區獨擋一面的礪煉,日積月累,成就了胡錦濤做人做事問政的智慧。
80年代,中央最高決策層呈現老齡化趨勢。中共十四大挑選年輕的“跨世紀接班人”已勢在必行。鄧小平就曾多次表示,要選一些年輕一點、精力充沛一點的人進政治局,進常委會更好,在年輕干部中,胡錦濤是脫穎而出的一個。
在中共十四大上,49歲的胡錦濤被選舉進入政治局常委會。1992年10月19日11時01分,中共十四大新當選的政治局常委通過中央電視臺的轉播,與億萬觀眾見面。
在十四大一中全會結束的當天,美聯社駐京記者發出電訊,稱胡錦濤是被選舉為黨的最高機構成員的一名“出人意料之外的人物”。
年輕的國家副主席
1998年3月,在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55歲的胡錦濤當選為歷年來最年輕的國家副主席。
國內報界有稱胡錦濤是一匹“黑馬”,出任國家副主席,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國外媒體則稱,胡錦濤的出任,將會改變中國“國家副主席”的歷史定位。
縱觀歷史,國家主席、副主席曾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在“文革”中及其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裡,這兩個職位一度被廢除達10年以上。
從“國家副主席”的前任來看,不論是“文革”前擔任這一職務的宋慶齡、董必武,還是1983年國家主席、副主席職位恢復後擔任這一職務的烏蘭夫、王震、榮毅仁等,都是以德高望重的特殊身份並在高齡擔任此職。
因此,在胡錦濤擔任國家副主席一職後,國內外政治觀察家們意識到,中國國家副主席的職位將不再僅僅是一個榮譽職位。
上任伊始,1998年4月,胡錦濤即首次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出訪日本和韓國。日韓報界對胡錦濤落落大方的大國領導人形像頗為贊嘆。中國新聞社的隨團采訪記者有感於胡錦濤緊張的工作節奏,特別發回報道《胡錦濤在韓國度過以分秒計算的一天》。胡錦濤的工作節奏無疑給外國人留下了中國新一代政治家勤政高效的良好印像。
同年12月份,胡錦濤赴越南河內參加了東盟中日韓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和東盟中國領導人非正式會晤。會上,胡錦濤強調要進一步增強對東亞發展前景的信心,開展東亞各國互利合作應符合本地區各國的共同利益,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要進一步積極參與國際金融體制的改革與調整,加強對國際流動資本的調控和監管。胡錦濤說,中國是本地區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對東亞的最大貢獻,就是不斷促進中國自身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1999年初,胡錦濤出訪非洲是一次意義重大的訪問。1月23日到2月4日,胡錦濤對馬達加斯加、加納、科特迪瓦、南非四國進行了訪問。(//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