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鋼:網路媒體把傳統媒體“一網打盡”?

劉鋼

人氣 2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5日訊】 一、網路媒體的興起   

1998年5月舉行的聯合國新聞委員會年會上,因特網被正式冠以“第四媒體”的稱號。由於因特網的先進性和革命性,它被人們視爲繼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之後的一種新型媒體。從廣義上說,“第四媒體”是就是因特網,即遵照TCP/IP協定傳送數位化資訊的電腦通信網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數位化的第四媒體確實具有難以比擬的優點。它具有資訊的綜合性和豐富性、充分的互動性與開放性、資訊傳遞的快捷與超時空以及資訊的大容量和靈活性。   

實際上,從1994年開始,因特網作爲一種革命性的媒體和新聞資訊載體已經嶄露頭角。世界新聞界認定,因特網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並將給新聞傳播事業帶來劃時代的變革,於是從那時起,一些通訊社、電視臺和報紙,如美聯社、CNN、紐約時報等,都搶先在因特網上安營紮寨,在網上提供新聞資訊和經濟資訊服務。它們將原本經由傳統媒體渠道發佈的新聞資訊用因特網進行傳播,並且利用網路特有的大容量和交互性等優勢,逐漸形成網路新聞傳播的特色,影響正越來越大。因而,從狹義上說,“第四媒體”是指基於因特網這個傳輸平臺來傳播新聞和資訊的網站。狹義的第四媒體又稱爲“網路新聞媒體”。   

“第四媒體”的本質特徵有兩個:數位化和網路化。   

數位化是第四媒體存在的前提,數位化的本質是轉換,在技術上可以理解爲輸入。在因特網上,無論是色彩繽紛的圖像,還是美妙悅耳的聲音,都要轉換爲“0”和“1”這兩個數位信號。這使得資訊第一次不僅在內容上,而且在形式上獲得了同一性。數位化的革命意義不僅是便於複製和傳送,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形式的資訊之間的相互轉換。   

網路化是第四媒體的基礎,網路化的本質是表達,在技術上就是傳輸。目前因特網除了能傳送文本、圖片文件外,已能順暢地傳送音頻文件,使得廣播在網上直播毫無障礙。由於受因特網傳輸帶寬限制,現在電視網上直播效果尚不理想,但寬頻高速網很快會就會突破這個限制。   

二、我國網路媒體的悖論   

我國發展網路媒體起步雖然比較晚,但勢頭迅猛。由於我國關於新聞媒體的規定比較嚴格,人們並沒有就“第四媒體”一詞來描述新興的互聯網行業取得共識。我們知道,之所以用“第四”,是因爲此前已有了報刊、廣播、電視這三大傳統媒體,這個提法從理論上說並沒有問題。從中國目前的現狀來分析,網路媒體大致分爲兩大類:一類是沒有傳統媒體背景的ICP(或ISP),其典型代表是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以及其他專業化較強的垂直門戶網站;另一類是傳統媒體向網路的延伸,即傳統媒體的網路版。我們所說的網路媒體指的就是前一類。然而,“第四媒體”的提法並未得到政府、IT業界等有關方面的正式認同,有些ICP出於種種考慮,甚至竭力否認自己是“第四媒體”。我們先來簡單分析一下。   

讓我們看一下我國是如何理解傳統媒體的。傳統媒體是事業單位,即其經費來源依靠財政撥款。雖然許多傳統媒體已成立了”xx報業集團””xx傳播公司”,看似企業,但實質上卻是事業單位企業化運作。這些媒體從主管部門的歸屬,到決策層的任命,從經營的自主程度,到投資的開放程度,均說明它們不是真正的企業。傳統的新聞産業屬於政府特許産業,進入壁壘高,管制嚴格,資本結構基本上是國有。   

網路媒體儘管具有傳統媒體的功能,但想取得與傳統媒體相同的待遇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爲網路媒體在中國目前只是一類互聯網企業。創辦一家網路媒體先要到工商局去登記辦理營業執照,然後到資訊産業部去申辦電腦增值服務許可證,這與傳統媒體所涉及的那些事業性的優惠完全無關。只要有足夠的錢,似乎誰都能創辦一家網路媒體,甚至利用外資也可以辦到。但在中國,這些網路媒體都不具備“大衆傳媒”的資格,因爲他們沒有自己獨立的資訊來源,無自主採訪權,也不可隨便引用傳統媒體的資訊。   

另外,這些從一開始便與傳統媒體不相干的網路媒體也不希望將自己列入我們所理解的媒體的範疇,而是將自己歸入電信的增值服務業務。比如,衆多的財經類專業網路媒體,作爲垂直類專業網站,它們主要服務于掌握大量財富的各類投資者群體。這些財經網站因其服務群體的特徵和潛在網路商業價值而備受關注。大多數財經網站經營者都不願意將自己局限於媒體,而無一例外地以資訊增值服務和電子商務爲發展方向。   

這便是中國網路媒體存在著悖論的現狀。   

三、財經類專業網路媒體的發展趨勢   

從根本上說,不論是傳統媒體的網路版還是以ICP面目出現的各種網站,都可以界定爲網路媒體。但從我國的實際出發,現實上卻存在著這樣的悖論:狹義的網路媒體無法從資本市場獲得相應的資源;作爲ICP的各種網站卻又不具備新聞媒體的采編資格。這對於我國網路媒體發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加入WTO後電信市場開放的格局。我國對加入WTO後的形式有著清醒的判斷,即短期不利而長期有利。WTO會以非常快的節奏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是代表發達國家利益的,其意義就是趁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尚未成氣候,保護意識不強的時候,先行佔領其國內市場。   

我國與互聯網相關的業務被列爲電信增值服務。在這類服務中衆多的經濟類網站特別應該值得注意。經濟類網站是指提供經濟資訊、定制服務、提供交易類網站的總稱。主要有幾大類:一是綜合類,主要由政府資源,如國研網、中經網,中宏網;二是財經類,如中財網,和訊網等;三是證券類,如證券之星、贏時通、全景網路等。另外,還有大量的證券公司提供的證券交易類網站,如海融、牛網等等。還有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網站,如個人理財、保險、銀行和債券、投資等。當然還有大量爲企業提供資訊的電子商務網站,如慧聰,商務在線等。   

從業務形態來看主要是資訊提供、交易服務;綜合性電子商務等。經濟類網站與門戶網戰有很大的區別,它們聯繫著企業密切相關,聯繫著金融資訊,聯繫著資本,聯繫著其他金融機構,因而,這類網站的資本支援力度比較大。在互聯網業務處於低潮時,這類網站卻依然保持著比較強勁的生命力。雖然目前也存在一些明顯問題,但主要是發展重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低水平重復,具有特色,信息非常豐富的網站相對偏少。衆多網站不具研發能力,缺乏獨特的資訊來源渠道,抵禦外來競爭的能力較差。   

隨著更多資本和傳統企業進入經濟類網站,可以預見中國經濟類網站很快將産生分化,競爭更爲激烈,特別是網上交易的競爭將空前激烈。大量的證券公司和門戶站點都可能介入網站交易這一塊,其中主要是證券交易。所以經濟類網站將呈現以下幾個方面趨勢。   

專業化。提供專業的資訊服務或者交易服務的能力,不論提供的是宏觀經濟層面資訊,還是某一個經濟領域的資訊,或者是某一個層面的資訊,也不論是學術研究,還是諮詢等,必須是專業化,專業化意味分工的細化,意味市場的分化,專業化標誌著整個網路産業趨向成熟。   

規模化。低成本實現規模經營是網路的最大優勢之一。爲一個客戶提供服務,與爲一萬個用戶提供服務相差無幾,這正是網路固有的特徵,因此實現規模化是任何一個網站生存所追求的基本策略。   

深度化。目前資訊或服務還處於相當低層和淺層。因此要加強它的資訊深度開發,如果說專業化在規範自己做什麽的話,深度化意味它能否作好它。我們社會目前對經濟資訊的需求和服務越來越多,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層次的政府,甚至各種機構都需要各種各樣的經濟資訊、諮詢和服務。這方面的需求在空前被激發,這就是我們大量經濟類網站賴以生存的基礎。   

四、財經類專業網路媒體帶來的衝擊   

曼紐爾·卡斯特在《網路社會的崛起》一書中提出,“資本若非全球性的,就得變成全球性的。”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潮過程中,網路的重要意義是其他基礎設施無法比擬的。在全球金融流動的網路中,財經類專業網路媒體所連接的是金融貿易市場及其輔助性的先進服務中心。而金融流動則控制了影響政治過程的媒體。一切事物最終都會逐漸在全球金融市場裏進行,而這個市場則由金融流動的資訊網路所促進。通過這些網路投資者在全球各地投資於各種部門的活動:資訊産業、傳媒企業、先進服務、農業生産、健康醫療、教育、技術、新舊製造業、運輸、貿易、旅遊、文化、環境治理、房地産、娛樂以及體育等。在所謂的“非實體經濟”中,基本現實(貨幣的消長、投資和儲蓄)就是金融領域,其他活動均可視爲源自金融網路中投資的結果。   

我國加入WTO承諾開放電信市場,實際上也就相當於開放新聞媒體和文化市場。資訊技術已經在最基礎的技術層面上混肴了行業界限。我們說,每一種新的媒體發産生都引發對舊的媒體的重新整合,而每一次媒體革命引發的産業重組都帶動一批上、下游的相關企業和産業的發展,導致産業格局的分佈變化。這種産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告訴我們,處於媒體最高端的網路媒體正在使整個傳媒産業發生革命性的變革。   

目前世界上最發達國家,GDP中80%已經來源於服務業,服務業對傳統製造業起支配作用。最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程度不僅在於服務經濟的總量比例,而且在於服務經濟本身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以知識爲基礎的服務業已經成爲推動美國經濟的動力。其中“網路經濟”扮演了主要角色。現代文化産業越來越成爲以知識爲基礎的服務業的主體。例如。在美國,文化娛樂産業(如影視和音像)已經超過飛機,成爲最大的出口行業,在國內也越來越成爲提升與覆蓋各國民經濟産業部門的超級産業部門。就文化産業自身而言,由於技術基礎越來越轉向多媒體數字化技術,經濟基礎越來越以新經濟爲杠杆(現代風險資本市場),當代文化就越來越超出傳統的面貌,同時具有文化的實質形態、技術形態和經濟形態等三種形態,成爲對傳統的産業産生支配性影響,對經濟的整體面貌起至關重要的變革作用的力量。   

因特網是工業革命歷史的終結。因特網屬於資訊時代,在資訊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與別處的每個人相連。在我們發現別的類似物之前,因特網就是終極形態。它終將把工業時代的媒體“一網打盡”,網路媒體最終無疑將要取代傳統媒體。然而,因特網在我國的部分運營卻以類似于出版發行行業的“二渠道”的面目出現,這其中的政策內涵值得注意。

——轉自《Internet資訊世界》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華文網路股 在美很悲情 (7/24/2001)    
  • 馬英九和阿貴一起宣導青少年網路安全 (7/24/2001)    
  • 中共勒令八千多家網吧關門 (7/24/2001)    
  • 上網不學壞 小馬哥、阿貴響應 (7/24/2001)    
  • 中共藉整頓網咖 加強監控網路 (7/23/2001)    
  • 惡性郵件病毒迅速蔓延全球 危險級數第四級 (7/23/2001)    
  • 東京股市早盤重挫2.4% (7/23/2001)    
  • Napster近期將展開新服務測試工作 (7/21/2001)    
  • 台灣網路服務業者促銷寬頻 大比IP數 (7/21/2001)    
  • 伊銘 : 網路警察——中共專政工具又一利器 (7/21/2001)    
  • 「免費的」信箱變小又變少 (7/20/2001)    
  • 思坎電腦病毒發作 排行已飆升至全球病毒第三 (7/20/2001)    
  • 免費電子信箱 吹起「移民熱」 (7/20/2001)    
  • Sun Microsystems創辦人McNealy苦思對策 (7/19/2001)    
  • 流連網咖電腦族小心網咖症候群上身 (7/19/2001)    
  • 只有不努力沒有不景氣 (7/19/2001)    
  • Napster獲准重新經營網路音樂共享業務 (7/18/2001)    
  • 「韋比獎」頒獎沖喜 網路業有盛事 (7/16/2001)    
  • 專欄:安然公司告別網路時代 (7/16/2001)    
  • 美國消費者使用網路成長率可能趨緩 (7/16/2001)
  • 相關新聞
    美國消費者使用網路成長率可能趨緩
    專欄:安然公司告別網路時代
    「韋比獎」頒獎沖喜 網路業有盛事
    Napster獲准重新經營網路音樂共享業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