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4日訊】中國軟件的新出路是什么?這個問題曾經有很多人問過我,經過多年在軟件開發界的打滾,加上我的切身體會,我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在國際上開拓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軟件外包出口正是這樣的一條路。
如同其它的所有商品一樣,出口是一條必經之路。如果我們的軟件公司或者工程隊可以取得外國的軟件項目并出色完成,那么我們就可以大大的擴大我們的軟件在外國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這代表著我們的軟件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台階,我們的整體的軟件開發水平也必然大大提高,并進一步帶動中國整個IT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會促進傳統產業的發展和提高國家的整體科學技術水平。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利益就是可以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利潤率,增加外匯收入。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僅僅依靠海外的中國軟件外包還是不足夠的,不過其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可以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從整體上推動中國軟件水平。所以可以相信軟件外包在中國軟件產業里面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
雖然中國軟件市場在近些年來的确擴大了不少,不過整體上來說中國的國內市場還是比較狹窄的。這主要是因為其科學技術水平現在還比較低。雖然中國有很多企業,可是真正需要軟件的企業卻不多,除了一些在發達地區的一些高科技含量或者是一些管理先進的企業,還有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企業例如郵電、銀行、能源等企業,別的企業使用電腦的數量還是很少,尤其是很多虧本的國有企業,至于落后地區的企業就更加不用說了。這個現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起碼在短期內不會改變。而最近几年來我國的軟件公司卻像雨后春筍一樣涌現出來。如果我們不向海外發展的話,僅僅靠國內的市場是遠遠滿足不了的。另外從經濟學原理來說,擴大出口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是可以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的。就拿二戰后的日本和德國來說,其可以從二戰后完全崩潰的經濟廢墟里面崛起和這兩個國家重視對外貿易是不可分的。
那么海外的市場有多大呢?根据一份有權威的報導,在1999年這一年里面,僅僅是美國就提供了約400億美元的軟件外包業務,而且這個市場的的增長率是十分惊人的。估計在2000年,美國可以提供大約600億的軟件外包。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亞洲的軟件大國印度的軟件創匯額上來說明這個市場有多大。有消息表明,印度印度軟件業收益2001年3月將達到86億美元,而軟件出口預期也可達到63億美元;而且印度政府預計在2005年前后軟件出口有可能會超過1000億美元;另外,軟件外包預計到2008年將會為印度人提供220万個新的工作机會,而吸引投資規模將會達到50億美元。另外,根据另外一份權威報導,即使我們只承包美國每一年每年軟件國外外包業務中的2~3%時,中國國家隊就可以使自己躋身軟件出口大國的行列了。
軟件向外包發展并不是只有經濟效益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培養出一大批出色的人才。這些人才是素質全面的人才,包括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市場調查、項目研究和具有优秀外語水平的公關人員。這些人才是完全可以對外溝通的,通過這些人才,可以和外國最先進的軟件公司接触,隨時隨地地向這些优秀的世界領先的軟件公司學習。而且通過和國外的公司的合作,這些人才也可以積累開發公司和項目管理經驗,并具備和客戶協調談判的能力。
軟件外包當然比較适合一些大型的軟件公司,例如中軟只是實施了一個”面向國際市場發展,走出去,拿回來,產品出口与勞務出口并舉、借船出海”的策略,擴大軟件出口,這樣就給自己賺得了巨大的利潤。東大阿爾派之起家的原因不就是給日本人搞了一個GIS系統嗎?現在已經是混得有聲有色啦,有哪一個軟件界人士不知道。不過,外包也不僅僅只是這些大型企業的專利,其實現在也有很多的小型軟件企業在做外包。這些小型企業的地域范圍相對來說比較窄,只是限于一些沿海開放城市和另外一些軟件業比較發達的地區,而且這些公司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管理層一般都有曾經在外留學的人士。而且這些公司一般在海外都有分部,海外分部一般都負責在國外接生意,而因為在我國現在的軟件人員資源相對廉价,所以他們比較愿意把開發基地設立在中國。只要他們一旦在國外接到訂單,他們就馬上在國內開始工作。
另外,對于軟件業,人才一向都是不容忽視的。這些發展外包的軟件企業的特點就是有相當數量的海外留學生。例如說易得國際軟件公司公司的創始人孫偉就是美國佛羅里達一所大學的教授。在外包這個商業過程中,海外留學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网絡的一直降溫,軟件行業這個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可能還會吸引更多的留學生投入到軟件外包這個行業中來。因為軟件外包行業是一個對外貿要求很高的,必須具備很好的外語水平,只有這樣才可以和國外企業做到好的溝通,而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收到海外的軟件訂單。而現在從事軟件行業的人員的外語水平有限卻是一個限制他們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而印度在這方面就比較有优勢,他們軟件業人員的水平都相對比較高,而且他們在國外主修程序的留學生的數量也不少。所以要發展外包,留學生就成為舉足輕重的了。
現在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中國的軟件業現在還沒有和國際接軌,例如中國軟件企業通過CMM體系認證的還很少。而且我想企業經營者還不知道CMM是怎么回事的還為數不少。軟件外包業務上的CMM(能力成熟度模型)體系認證已經把眾多試圖走向國際市場的國內軟件企業擋在了門外,因為美國通常不發包給CMM3級以下的企業。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軟件業人員對軟件業的發展了解奇差。他們的目光相對狹窄,很多人根本連軟件外包為何物都沒有听說過,就更不用說軟件外包的運作過程了。這也有很多原因,例如是一些軟件從業員不注意了解國外軟件業的發展情況。還有就是因為他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開發國內市場上面了,不過問題是現在國內市場也不是那么景气,所以如果他們還不想別的方法,可能就很快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了。也許有些人覺得這樣只是即所謂為別人打工。而且這只是一條讓人自豪不起來的漫漫長路,起初只是賺個苦力錢,品牌和核心技術更談不上。不過只要細心一想,就覺得這种想法未免有點儿太幼稚了,以前我們的經濟特區不也只是從”三來一補”開始做起,看現在的廣東的那些城市都已經成為經濟大市了,例如前几年的深圳東莞只是給國外企業加工一些非常簡單的硬件而已,而現在僅僅在東莞,除了主板和CPU之外,別的所有的硬件都可以在當地生產了,這不可以說不是其”三來一補”所帶來的。而印度開始的時候也只是給人家做一些簡單的東西,主要是按照別人的設計編寫程序。而現在他們已經不僅僅是這么簡單了,他們已經可以做整個系統軟件的開發了,有些甚至還包括給客戶分析需求。現在看來,卻發現印度的軟件外包已經今非昔比了。
實際上,軟件外包也可以促進軟件企業的管理,而不僅僅是給他們贈錢那么簡單。因為在做一個軟件外包的時候,僅僅依靠開發上的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軟件外包不光是關系到編程,它還需要一個爭取客戶、市場調查、管理方面等的配合。所以要發展外包,公司就需要很多例如市場調查、財務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總的來說,通過搞軟件出口軟件外包還可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只有通過不斷的和國外交流,不斷地向他們學習先進的技術,這樣才可以追得上國際趁勢。企業通過軟件外包,不但會提高企業總的競爭力,而且也可以培養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跟上軟件的國際發展潮流。只有這樣,軟件產業才可以躍上一個新的台階,使中國成為21世紀的軟件大國。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