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是中南海明日之星?

人氣 5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2日訊】「權力核心祕密的公開,是走向民主的一個重要且必然的過程」。雖然中國大陸多年前就朝著市場經濟邁進,隨著年底即將加入WTO,改革開放的腳步正不斷加速,但是中共最上層的政治權力結構卻未隨著經濟、社會的開放而有透明化的趨勢,特別是在高層人事安排上。

高層碰頭會只議不定

中國時報報導,每年七月底八月初,中共領導人群聚在北戴河這個避暑勝地打牌、游泳,但更重要的是他們討論政治、決定重要政策,行之有年,外界即稱為「北戴河會議」。由於明年秋天中共「十六大」將召開,這次北戴河會議的焦點,外界理所當然地將集中在「十六大」高層人事安排上。雖然北戴河會議只是「碰頭會」,通常討論的議題也都是「只議不定」,可是一旦中共高層在人事討論上有了初步共識後,未來都將按此次會議的規劃來佈局。

明年「十六大」以江為首中共第三領導人幾乎都將謝幕下台,目前最受外界關注的是,江澤民、李鵬、朱鎔基等第三代領導核心在這場新世紀的派系角力中,如何選出自己的嫡系人馬搶佔權位。

按照中共「十五大」採取的嚴格七十歲「年齡畫線」制度,目前檯面上的七名政治局常委中,明年「十六大」時,江澤民、李鵬、朱鎔基、尉健行、李嵐清都將鞠躬下台,只有李瑞環和胡錦濤可能留任。

明年滿六十歲、在鄧小平時代即被欽點的第四代接班人胡錦濤,一向沈穩內斂,雖然早在一九九二年「十四大」時即被鄧小平選中,成為最年輕的政治局常委(當時他還不滿五十歲,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最後),但這些年來他小心翼翼,保持低調,儘管頻頻出席各種場合,可是儘量避免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外界摸不清他的想法,使他充滿了神祕的色彩。

胡錦濤接班希望濃厚

一九九七年中共「十五大」時,胡錦濤在政治局常委排名上升兩名,並且在隔年三月中共九屆全國人大時接替榮毅仁成為國家副主席,接班架式已經出現;一九九九年九月,與軍方沒有任何淵源的胡錦濤,進入中央軍委擔任常務副主席,胡錦濤的接班地位更形穩固。

未來如果江澤民等第三代領導人放心讓胡錦濤接班,至少應該會讓他擔任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職務,江澤民可能仍掌握軍權,繼續擔任軍委主席以便從旁輔佐;如果江澤民願意將權力完全下放,並且對「十六大」安插的自己人馬有信心,或有可能完全退出,讓胡錦濤一人兼任三職,黨政軍一把抓,以縮短「後江澤民時代」的時間,及早讓「胡錦濤時代」來臨。

至於立場一向開明、曾經多次傳出仍希望在退休之前施展抱負的李瑞環,是否會接下李鵬全國人大委員長職務以加強中共監督機制的功能,外界則有許多期待。明年「十六大」時,李瑞環六十八歲,他退休與否,意願並不明顯,如果仍繼續留任,他的出處將牽動江澤民的整體佈局,在後江澤民時代,也將成為一股重要勢力。

李瑞環已先後擔任八屆、九屆全國政協主席,此次肯定不會繼續待在政協,目前最關鍵的是,如果李瑞環仍擔任政治局常委,後年十屆全國人大會議時,極有可能成為接替李鵬委員長職務的不二人選;不過,在新老交替的強烈呼聲下,屬於第三代領導核心的李瑞環也不無可能完全退出中南海的官場。

與此同時,江澤民的嫡系人馬吳邦國、曾慶紅、李長春,在江縝密的運籌帷幄下是否能夠順利擔任政治局常委成為權力核心,以及李鵬的人馬羅幹、朱鎔基欣賞的溫家寶可否接下棒子分別掌管政法和國務院系統,也是外界觀察後江澤民時代權力佈局的重點。

在國務院中主管工業、擔任副總理的吳邦國,一直被外界視為「上海幫」的要角。一九九七年「十五大」時,即傳出可能成為政治局常委,但最後並未成真。明年「十六大」時,吳邦國只有六十一歲,如果「上海幫」人馬運作順利,未來他有可能升任政治局常委,在國務院中接替李嵐清常務副總理職務,或者接掌全國政協主席一職。

江澤民最信任的嫡系人馬曾慶紅,「十六大」時肯定將扮演重要角色。一九八九年「六四」後,江澤民被任命為總書記,隻身前往北京,只帶著曾慶紅就任,在江澤民逐漸掌握黨政軍大權的過程中,他得到江充份的信任,同時也在黨政系統中握有大權。北京的官場普遍相信,未來在「後江澤民時代」,曾慶紅將在檯面上率領江系人馬,發揮過渡穩定的角色。

江李朱人馬動見觀瞻

雖然中共中央組織部長曾慶紅在去年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時,並未如外界預期真除政治局候補委員,但是外界多認為,主管中共人事組織大權的曾慶紅,受到江澤民的重託,應該會在今年十五屆六中全會補正,並且極有可能在「十六大」時成為政治局常委,甚至有可能擔任國家副主席職務。

九七年「十五大」時的黑馬-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當時五十三歲,成為政治局最年輕、最有前途的委員,他與溫家寶兩人被外界視為下屆總理最有可能的人選。然而,最近李長春領導過的瀋陽市和河南省相繼出現重大貪污案件,自己的廣東省也爆發潮汕騙稅大案,使其仕途蒙上陰影。不過,李長春仍深受江澤民喜愛,並且在壓制「廣東幫」的鬥爭立過功,以江澤民的佈局來看,明年「十六大」時,李長春極有可能升任政治局常委,並且在後年十屆全國人大進入國務院任副總理甚或常務副總理。

一直被視為李鵬心腹的羅幹,明年「十六大」時已經六十七歲,但在派系考量和妥協下,可能代表李鵬勢力進入權力核心擔任政治局常委,並且接替尉健行的中紀委書記,掌管政法系統。

與胡錦濤同年的溫家寶,一直備受朱鎔基信賴和欣賞,但他圓融溫和的個性亦不為江澤民所排斥。溫家寶曾經先後擔任過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的辦公室主任,在九八年三月九屆全國人大時升任副總理,外界即預期他可能是下一屆總理的儲備人選。雖然目前溫家寶的總理呼聲最高,但江澤民並未完全首肯,未來一年多,吳邦國、李長春等江屬意的人馬,仍有可能挑戰溫家寶總理接班人的位置。

至於朱鎔基未來何去何從,是否會發揮「餘熱」,很多人都抱著期待。雖然朱鎔基可說是大陸經改最大功臣,在老百姓心中也有極高的聲望,最近一年來,黨內即出現希望「朱老總」能夠再幹一屆的呼聲和建議,不過,就朱鎔基個性而言,他應該會卸下總理職務「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從今年六月初他辭卸擔任十七年之久的清大經管學院院長可以看出,朱鎔基似乎藉此樹立模式,退休之後也不再兼任任何職務。

在目前的黨政系統中,代表女姓最高層級官員的國務委員吳儀,與江澤民、朱鎔基都有淵源的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朱鎔基的愛將戴相龍和財政部長項懷誠,這批財經官員在朱鎔基的領導下,不但安然度過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對於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亦功不可沒。因此,明年「十六大」時,他們之中肯定有部分人士會獲得提拔進入政治局,成為明日之星。

地方先換班新貴崛起

有關軍方高層人事方面,基於年輕化的考量,明年「十六大」時,張萬年、遲浩田理應退休下台,江澤民如果不戀棧權位將軍委主席交給與軍方未有淵源的胡錦濤讓他全面接班,可能佈局有下列兩種情況:一、為了穩定軍心、避免軍方將領反彈,參考一九九二年「十四大」中央軍委改組模式(即安排劉華清、張震老將任副主席),讓傅全有、于永波升任副主席來保駕護航,輔佐胡錦濤;二、為了讓胡錦濤能在短期內主導軍方人事,加速軍方高層人事更替以利胡在軍方建立自己班底,曹剛川升任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除了將扶正外,也將更上一層樓。

除了黨政軍的高層人事外,未來那些地方諸侯可能嶄露頭角進入權力中樞-政治局,亦將影響中共第四代領導班子的結構。代表大西部利益的四川省委書記周永康、受到上海民眾好評的市長徐匡迪等,都有可能成為「十六大」的黑馬。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有關「十六大」地方人事的佈局工作就已開始,目前各省市黨政一把手多已更替,許多年輕幹部已開始嶄露頭角,估計在今年底地方幹部換班將會完成,明年「十六大」時,這些地方新貴將順利進入中共中央委員會。事實上,為了在明年「十六大」取得戰略制高點,各派系在地方人事上的角力早已如火如荼地展開。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一國三制的笑話 (7/12/2001)    
  • 錢其琛: 中共無意要台灣比照港澳 (7/12/2001)    
  • 黑色周五申奧揭曉 中南海將戒嚴 天安門廣場關閉 (7/11/2001)    
  • 江澤民:台北如接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願訪台 (7/11/2001)    
  • 申奧揭曉夜 中南海大戒嚴 (7/10/2001)    
  • 吳稼祥中南海工作日記連載(七) (7/6/2001)    
  • 陳勁松 :從國泰航空勞資糾紛案透視香港社會危机 (7/3/2001)    
  • 【紀元專欄】蕭寒: 農民賴昌星實在了不起 (7/3/2001)    
  • 廈門遠華貪污案牽連中共官員新書頻曝內幕 (6/27/2001)    
  • 深圳台商們陳情遭毆打 擬到中南海靜坐 (6/25/2001)    
  • 中共中紀委建議調查湖北省長張國光 (6/23/2001)    
  • 張偉國: 中共不轉型就難逃封建王朝的惡性循環 (6/22/2001)    
  • 董橋:跡史如血,心史如山 (6/17/2001)    
  • 朱鎔基痛揭官員腐敗 (6/7/2001)    
  • 吳稼祥中南海工作日記連載(六〕 (6/5/2001)    
  • 傳北京已評估﹐認定陳水扁為實質台獨 (6/4/2001)    
  • 【紀元專欄】 張偉國:朱熔基與賴昌星 (5/31/2001)    
  • 江曾合謀搞“嚴打敵特斗爭” (5/29/2001)    
  • 王丹﹕共同反省中共八十年的歷史 –評中共建党八十周年 (5/26/2001)    
  • 運動到海外來了 (5/15/2001)
  • 相關新聞
    運動到海外來了
    王丹﹕共同反省中共八十年的歷史 --評中共建党八十周年
    江曾合謀搞“嚴打敵特斗爭”
    【紀元專欄】  張偉國:朱熔基與賴昌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