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2日訊】 今年唱片公司都力捧新人﹐但至今為止﹐仍未見有光芒四射的新星出現。
做新人確比做舊人符合成本效益。跟新人簽約﹐隨時訂金也不需要﹐就算要﹐也只是數萬元之數﹐與那些幾千萬合約的歌星﹐相差十萬八千里。
但新人一點也不易做。雖然成本低﹐但若唱片銷量只得兩千零張﹐就等於失敗。如投資不高﹐賣五千張以上﹐算是可以。二千張或以下的﹐最慘是不知該否繼續替他們出碟。市場不接受這些新人﹐下一張碟還可賣什麼﹖
圖:陳冠希乃近期成功新人的好例子。
賣唱片靠形象
今時今日﹐唱片銷量根本不可能靠歌曲質素﹐尤其新人。歌曲創作早已進入困境﹐好歌可遇不可求﹐賣碟只靠造勢。新人首靠形象﹐然後是市場策略﹐歌唱得怎樣反而不是重點。
近年新人好賣的﹐不是什麼靚仔靚女﹐是可以引起話題的唱片。
令唱片公司頭痛的是這些能引起話題﹐有噱頭的唱片﹐頭一張成功不等於下一張賣得﹐所以捧靚仔靚女以形象吸引歌迷的﹐若一鋪博中﹐就可以長賣。
實力派歌手在缺乏好歌之下﹐也難有好銷量﹐偶像歌手不知唱什麼﹐仍有一班歌迷支持﹐這是唱片公司為何喜歡捧偶像歌手的原因。然而﹐成功捧出偶像並不容易。市場策略是勝負的關鍵所在。
策略成功未必竄紅
新人除非唱功極好﹐若只屬一般﹐或比較好的﹐在歌迷眼中分別不大。
市場策略是整體的配合。所謂整體的配合包括有齊電台﹑電視﹑卡拉OK的支持﹐又有廣告﹑電影等配合﹐唱片公司亦要不惜工本在宣傳上替新人造勢﹐才有機會突圍而出。
可怕的是有時做齊所有以上的工夫﹐也不一定成功。有些新人﹐出過兩﹑三張唱片﹐連名字和樣貌也無人記得。
新人在他們本人﹑經理人和唱片公司眼中﹐都是夢。成功的﹐可能所有事都做錯﹐只一件事做對﹐仍然成功。失敗的﹐什麼都做對了。做盡了﹐仍不成功﹐所以做娛樂圈的﹐多信命﹐要紅就紅﹐不紅就怎樣都紅不起來。
客觀點看﹐新人最重要是有獨特的個性﹐這是任何形象設計都難以替他們外加上去的。
但其獨特個性是否為市場接受﹐又是另一回事。(明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