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特稿) 八大工業國家領袖昨(二十一) 日在熱那亞集會討論如何對抗日益嚴重的地球溫室效應威脅,但儘管都知道要加倍努力以促進合作,但在涉及各國經濟利益時又遲疑不決,無法達成共識,使討論陷入泥淖。
尤其是在「京都議定書」的內容上,各國各持己見。所謂的「京都議定書」,被稱作是全世界最具企圖心的環保協定,其目的在減少富含碳成份的礦物燃料廢氣排放量,而科學家指出,這些廢氣正使地球出現可能具有災難性的氣候變遷。
另據上月十七日聯合國「防治全球沙漠化日」的一項調查報告指出,在全球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屬缺水的乾旱地帶同時,各地沙漠化的情形也愈趨嚴重,可用土地日漸稀少,但全球每天仍有二十五萬名嬰兒降臨,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至少有百分之十四的人口,將直接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
據科學家表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居家生活,以中東乾旱地區居民生活為例,每人每天至少需要兩百公升的水,包括八十公升用以沖洗廁所、兩公升飲用、十三公升做為一般清潔用途、十五公升用於準備三餐、九十公升用於沐浴及其他使用。如果在已開發國家,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則至少在三百公升以上。
但科學家又指出,儘管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為廣大的水面所覆蓋,但實際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而其中又只有百分之零點三的水可供人類取用。
為使用水不虞缺乏,科學家不斷找尋更多的水源或替代方案,例如挖掘地下水源及過濾海水等,但就如上述「京都議定書」及聯合國的報告指出,在工業用水增加、地球溫室效應威脅、人口急劇增加及水土大量流失的多種因素下,地球水源只有愈來愈稀少,而為爭奪水源,流血勢將取代流水,水源戰爭因之而起。
今年三月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水源日」國際會議上,大會即引述聯合國的統計預估,未來全球可能發生水源戰爭的地區,目前已多達三百處左右,而且多在中東地區。可能爆發水源戰爭的潛在因素,則包括在接壤邊界擁有共同河流或水源、或河流上下游分屬不同國家境內,或為控制他國水源等。
土耳其、敘利亞及伊拉克之間,即存在著未來水源戰爭的因子。中東地區最大的兩條河流–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上游均在土耳其境內,下游流經敘利亞及伊拉克,但土耳其基於戰略目的及本身東南地區灌溉利益,在上游興建了許多水壩,控制下游水量,招致敘利亞及伊拉克強烈不滿,經常抨擊土耳其。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的衝突也涉及水源問題。長期以來,巴勒斯坦人不斷指控以色列控制約旦河西岸佔領區的水源,拒絕與巴勒斯坦人共享。此外,以色列雖然在去年撤出黎巴嫩南部緩衝區,但獨保留黎巴嫩邊界一處高地,即為監視與黎巴嫩及敘利亞接壤的河流水源。
但能夠控制水源的土耳其與以色列,實際也面臨著可用水源匱乏的困境,以色列在最近即與土耳其達成協議,計畫自土耳其南部進口淡水。
可是土耳其本身也不樂觀。據國家氣象局最新統計,土耳其自去年十月一日至今年六月三十日止,由於連續三年乾旱,大氣中水份含量減少了百分之十一,全國水庫總水位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除了即將面臨跟去年一樣的缺電困境之外,今年的國民飲水及城市用水也將成為問題。
另據中東新聞社報導,敘利亞也因為連續兩年雨量銳減,水源匱乏,包括首都大馬士革在內的所有城市,早在上月開始實施限時供水措施,每天停水、停電時段長達十六小時。
但敘利亞南方的兄弟之邦約旦,缺水更為嚴重。上月中旬開始,敘利亞每天自南部的亞莫河 (Yarmouk) 輸送三萬三千立方公尺的水源至約旦,為期兩個月,以紓解約旦因乾旱造成的飲水困境。這已是敘利亞連續第三年在夏季乾旱時期供應約旦用水。
另一中東人口大國伊朗,缺水情形也相當嚴重,至今已連續三年乾旱,各地水庫水位逐年下降,包括人口一千兩百萬人的首都德黑蘭在內的三十個大城市,也自六月開始,相繼採取限時供水措施,每天停水時段長達十八小時。
據伊朗官方伊斯蘭共和新聞社說,許多村莊由於無水,只好舉村遷移至城郊找尋水源,導致若干地區發生搶水暴動事件,造成傷亡。
儘管中東地區年年乾旱已非新聞,但持續乾旱造成的生活不便與經濟損失,逐年嚴重。以伊朗為例,據本月初聯合國發布一項報告說,今年是伊朗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經濟損失已達二十六億美元。
伊朗官方新聞社也在同時報導指出,伊朗去年乾旱,造成八十萬頭牲畜死亡、數百萬噸作物枯萎。
此外,與中東鄰近的中亞地區也難倖免。據自由歐洲電台中亞新聞網最近報導,塔吉克今年上半年因乾旱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兩千萬美元,約四萬六千戶居民無水可用已達一個多月。
中亞主要棉花生產國烏茲別克,也在上週發出乾旱警報,要求國際社會援助。據自由歐洲電台引述烏茲別克環保官員的話說,烏茲別克今年乾旱情形更甚於去年,也是近一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不但作物嚴重歉收,居住在鹹海低地的一百萬居民將面臨缺水困境。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