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日訊】一九八四年,當中英雙方為香港的前途,簽定了中英聯合聲明時,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方案,給香港人一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但這個具有歷史性价值的實驗,想不到只經過短短四年的驗證,就已經被證明失敗。
香港和內地趨一致
回歸后,無論在政治、行政、社會和經濟上,香港人所面對的環境和情況均不斷轉坏。其中一個嚴重的趨勢,就是香港正急劇違背一國兩制當中高度自治的原意,不斷走向大陸化、中國化、或內地化。
危險的一環,并非我們的法律、政治或經濟等「硬件」的制度的內地化,而是在思想上,香港的當權者和領導人,已慢慢地和中國的國家領導人走向一致,這趨勢在有關權利和自由的事件上,更加表露無遺。恐怕不久,香港本身的身分和价值會被中國內地同化,到時的所謂高度自治,便完全失去其原有的含意。
鄧小平設計一國兩制和五十年不變的原則,本身是要在統一中國領土的大前提下,尊重香港人的現有生活和价值。而五十年的時間,亦是有其設計的原意,就是相信在五十年之內,中國內地透過開放和改革,能在繁榮和制度上追及香港,到時,便再不需要在一個國家內,實行兩种制度了。
可是,這個构思也隱含了一個負面的可能性。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兩個不同制度要結合起來,會有兩种方法,一是中國內地的制度追上香港,二是香港的制度倒退至中國內地的水平。當鄧小平認為中國需要五十年的時間追及香港,香港及中國現在的領導人,就似乎要比鄧小平更「偉大」,因只需短短的四年時間,香港的制度已急速下降逼近中國內地的水平。
不少人認為一國兩制成功,只因為回歸后沒有出現坦克車鎮壓群眾,或民主派人士大規模被拘捕,這些在中國起初宣布收回香港時,大部分香港人所恐懼的情況。
港人對前景很迷茫
這些情況沒有出現,可喜可賀,但若只用這些條件,就說明一國兩制是成功的,似乎有點自欺欺人。即使在中國內地,很多城市給予市民發表意見,甚至是批評政府的空間亦已增多,用軍隊鎮壓群眾更自「六四」后沒有發生。
若果我們將評定一國兩制是否成功的標准,放回到制度設計的原意,就是維持香港人原有的生活及价值時,結果是令人十分失望。香港人的要求一向十分簡單,雖然是對民主有渴求,但它的落實可以是逐步,要堅持的,是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特別是言論的自由,在法律上要保持法治精神,人人平等,在經濟上要保障自由競爭,提防壟斷,在社會上要求各個階層的利益得到平衡,起碼社會上不會出現有群體會衣食無依,活在不可接受的條件下。
回顧過往的四年,這些支持香港人价值、身分和信心的支柱,都不斷被蚕食和破坏。在一向被認為是「香港良心」的陳方安生提早离開政府后,香港人對前景,顯出更大的迷茫。雖然如此,政府還不斷宣傳一國兩制的成功,這只會令相信的市民在思想上內地化,而不相信的市民就進一步跟政府和社會疏离。
原載《 苹果日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