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L的中國策略:更換合作伙伴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11日訊】 在AOL決定撤出香港市場的同時,計划將聯想集團視為發展的新伙伴,以幫助其重返香港市場。

ZDNet消息,在六月早些時候,AOL.Time Warner公司已經透露將与聯想聯合在中國提供互聯網服務,其總裁Gerald Levin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簽字儀式。

而与此同時在香港,AOL公司悄悄地准備結束其早先提供中文服務的嘗試。在六月晚些時候,該公司就向其香港用戶發出了e-mail稱他們將在7月1日停止提供互聯網服務。

AOL公司在香港的官員稱實施与聯想集團的合作与其終止与香港的合作關系無關。AOL公司副總裁Greg Consiglio堅持說,終止在香港的服務主要是由于其在香港的合作伙伴China Internet Corp決定終止合作關系,他同時又說,AOL認為与香港公司的合作是愉快的,同時也達到了該公司的經營目的。

AOL正勇敢地面對其在香港的挫敗,他們現在正在為用戶提供一項服務,可使用戶衹需每月付3.8美元便可存取AOL公司所提供的內容。現在寬帶在香港越來越流行,大約10%的在線用戶擁有高速服務,所以AOL公司也正在籌划其獨特的服務項目,他們稱之為”Bring Your Own Access”計划。

但是AOL也許期望得過高了。回到1999年,AOL在香港的合作伙伴Chinadotcom看似是很理想的,因為Chinadotcom不僅掌握互聯網的相關業務,而且還有強大的關系網。香港急速發展的互聯網市場似乎也已經合乎了AOL發展中文服務項目的意愿。所以AOL幵始了解中文網用戶為其進入大陸市場作准備。對于AOL而言,在香港幵展其業務就等于在中國找到了立足點。但事實証明這种期望是不實際的。

AOL是否會在与聯想集團合作后再次進入香港市場呢?不管怎么說中國聯想也是中國第一大PC電腦制造商,并且得到了國家的支持,而且也是一家擁有其自己強大而良好關系網的公司。AOL的 Consiglio不愿對這一考慮發表評論,他衹說:“衹有在完成了用戶基礎由CIC到AOL的過渡,我們才能為將來贏得好的机會。而現在我們正致力于搞好這次過渡。”

根据AOL在香港的經驗,下大結論是愚蠢的舉動,但AOL与Chinadotcom的合作失敗并不意味著其与聯想的合作也會歸于失敗。畢竟,香港衹是一個擁有七百萬人口的小市場,而中國則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中華網成立不久,正處于發展階段,沒有很多的固定客戶,根基也不是十分牢固,而聯想在大陸則是這一行業的老大,所以說兩個公司的合作前景還是被人們十分看好的。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AOL時代華納裁員3800員工 (7/9/2001)    
  • 《商業周刊》:微軟在中國的目標是誰? (7/8/2001)    
  • AOL宣佈退出自營零售業務 (7/6/2001)    
  • AOL美國在線終止其在香港的ISP業務 (7/6/2001)    
  • 特寫﹕ 微軟慣用伎倆 柯達新產品遭受打擊(下) (7/5/2001)    
  • AOL vs 微軟:兩巨人間網絡霸主之爭 (中篇) (7/5/2001)    
  • AOL vs 微軟:兩巨人間網絡霸主之爭 (下篇) (7/5/2001)    
  • AOL vs 微軟:兩巨人間網絡霸主之爭 (上篇) (7/4/2001)    
  • 為防微軟坐大 AOL反對捆綁銷售 (7/4/2001)    
  • 網絡英雄: 最聰明的人要做最賺錢的事 (7/3/2001)    
  • 微軟:打敗了反壟斷 大法官杰克遜很郁悶 (7/1/2001)    
  • 微軟案 幕後大車拚 (7/1/2001)    
  • 互聯网冷戰時代 兩大巨人誰將最后取胜? (6/29/2001)    
  • AOL美國在線用戶數已超3000萬 (6/28/2001)    
  • 評論:互聯網進入冷戰時代 (6/28/2001)    
  • AOL就兩台ICQ服務器遭黑客攻擊展開調查 (6/27/2001)    
  • 又一起并購大案浮出水面﹕LYCOS約會263﹖ (6/26/2001)    
  • AOL已与聯想聯姻 微軟在中國的目標又將是誰? (6/26/2001)    
  • 美國在線全球用戶突破3000万名 (6/26/2001)    
  • 評析:微軟、AOL血戰不可避免? (6/26/2001)
  • 相關新聞
    評析:微軟、AOL血戰不可避免?
    美國在線全球用戶突破3000万名
    AOL已与聯想聯姻 微軟在中國的目標又將是誰?
    又一起并購大案浮出水面﹕LYCOS約會26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