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10日訊】 誰也沒想到會是這种結局:國內赫赫有名的新浪網掌門人王志東出局的消息傳出三周后,他又像往常一樣幵著他的馬自達車重到北京新浪網總部上班了。
“我的辦公室電話、郵箱都沒有變……”王志東面對記者侃侃而談。
但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每個關心互聯網發展的人都知道,王志東已經和新浪網董事會其他成員處于鬧“掰” 的尷尬局面。王志東稱,他從來沒有提出辭去新浪網的執行官、總裁和董事會董事的職務。這一表態正和新浪網董事會的聲明相左。
王志東的“辭職”和“重返”新浪網事件,在業界引起极大震動,這不僅因為王志東作為一個互聯網英雄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發生的故事吸引人,而且還因為這一事件是在美國納斯達克大跌,國內商業網站不斷裁員、被并購、甚至倒閉這一背景下發生的。近半年來,互聯網公司都在選擇中徘徊,市場形勢和資本要求迫使它們做出決斷。
以王志東這一代表人物在新浪網的“出局”与“重返” 事件的發生,表明國內互聯網的發展已跨到了一個新的門檻。
網站地震:新浪網王志東“出局”
新浪網從中關村的小公司成為國際化經營的全球知名的華人網,使王志東成為中國網絡界的風云人物。
然而,6月初來自新浪網首頁上的一則王志東辭職的消息,引起了業界嘩然。這則來自美國加州桑尼維爾新浪總部的消息稱,“新浪網6月3日宣布,執行長王志東因個人原因辭職。”同時,新浪網董事會決定,由原首席運營官(COO)茅道林接任首席執行官(CEO),原新浪網中國總經理汪延接任總裁。
“志東希望繼續追尋個人的目標和興趣,而董事會從公司發展方向和自身利益出發也做了考慮,同時征詢了管理層的意見。”汪延事后如此表示。
但王志東卻對此斷然否絕,聲明自己從未主動辭職。旋即,就在王志東聲明的當晚,新浪網董事會又作出的對王志東解職決定,則使這一事件更具戲劇性。
對于王志東出局的具体原因,傳媒紛紛進行种种猜測。業內流行著几個版本的說法,一种是王志東在并購問題上与董事會其他成員發生了分歧﹔另一种說法是王志東不愿意把新浪網“賣”掉,于是衹好被“挪幵”。最近新浪網董事之一段永基的說法則是因為王志東無法贏利,燒錢太快而導致出局。
至于哪种版本更加逼近于真實,且不去猜測。就是王志東本人也表示限于法律和商業机密的原因,他目前還不能過多地透露這起事件的真相。這里值得我們關注的則是發生在新浪網的這起事件給互聯網產業帶來了什么。
進退之間:資本對壘數字英雄
在王志東之前,已有張樹新、陳一舟、童家威等十余名網站創始人离職。從瀛海威的張樹新、中公網的謝文、 Chinaren的陳一舟、Chinabyte的宮玉國、美商網的童家威,直至新浪網的王志東,人們一次又一次地目睹了創業者离去的背影。
關于王志東与新浪網的這一事件很容易被人理解為資本与職業經理人之間的一場沖突。很多網友指責資本的無情,但也有不少人認為資本并沒有錯。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指數從5000多點跌至2000點以下,風險投資在大震蕩中損失慘重。以新浪網的最大股東──華登國際投資集團為例,其先后向新浪投入了約1650萬美元,而目前它擁有的新浪股權以現价來計算僅有900萬美元左右。
前些日子,新浪網公布了截至今年3月31日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凈營收額61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的760萬美元,降低了近20%,雖然在全球網絡概念股大跌的背景下,這一結果能讓人理解,但是如果事關新浪網發展前景的判斷,新浪網的股東又怎能不著急?
時至今日,新浪網董事會6名成員中已有姜丰年、茅道林、段永基等3名董事發言,都与王志東不站在同一陣營。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門戶網站缺乏現實盈利基礎,無法建立一個确定的盈利模式,其危机遲早要爆發。靠大量的貨幣資本堆積起來的網站,其股价無疑是它們的生命線。新浪、搜狐、網易這三大門戶網站在美國納斯達克的股票价衹在2美元上下,是當初發行价的十分之一左右,形勢岌岌可危,以至于搜狐股票跌破納斯達克股价1美元的時候,張朝陽情急之下自己掏錢去買股票。擺在這些網絡精英面前的選擇道路衹有被實力更強的公司收購,以撐得更久,或与傳統產業結合迅速落地,或迅速搭建起一個能盈利的构架。
中國排名前几位的門戶網站都在同一時間陸續出現了新的資本信號。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与網易談判,欲入主網易,后因為網易的財務問題而擱淺。北大青鳥則從海外購得搜狐近10%的股份,美國在線和聯想FM365網站共同成立公司。業界盛傳王志東出局与新浪網決定是否被并購密切相關。而新浪網董事會任命的新的首任執行官茅道林,正是以資本運作出名的華登國際投資集團原副總裁。
風險投資:不可忽視的套現力量
實際上,王志東正是靠風險投資起家的。在1997年后的一段時間里,仿佛是“空降”來的各方的風險投資催生了一大批互聯網公司。風險投資的理念、互聯網公司神奇的財富故事,激起了無數人的創業夢想。
熟悉互聯網.com公司的人士都知道,它每一個發展階段,其工作重心不完全一樣。高成長型的公司一般經歷三個階段:最早的執照注冊,積累种子資金﹔發展時期做市場和客戶關系,籌集發展資金﹔上市之后,公司上了規模,需要面對更分散、素質更高的投資人,對公司透明度的要求更高,就需要CEO有更高的管理藝術。
尤其是靠風險投資起家的網站,資本方的目的惟有實現贏利這一目標。風險投資走的是一個投資鏈條:高投資,高風險,高回報。投資回報方式會有融資、上市、并購、出售等多种形式,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風險投資方均希望投資回報的過程越短越好。
創業需要夢想,需要激情,但創業卻是一個艱苦而務實的過程。對企業經營者來說,它必須有一個充盈的財務報表來奠定公司繼續發展的基礎。即使企業上市成功了,也并不意味著企業日后的持久,每年在納斯達克退市的上市公司司空見慣。
在新浪,茅道林一直是至關重要的人物,在他所在的華登國際的幫助下,1997年10月,美國几家風險投資公司對四通利方投資650萬美元,這成為了新浪網啟動的第一桶金,王志東也因此成為國內IT界引入風險投資的第一人。經過几年的資本運作,新浪網于去年4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功。
有的風險投資家分析,華登集團對新浪投資由于受股票上市發行人与承銷商之間通常約定的長達半年的“禁售期”的限制,失去了在上市之際以及隨后新浪股票在納市走高時套現獲利的大好時机。
新浪網去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的股价為17美元,最高曾達54.5美元,但隨著納斯達克指數的一路下跌,到今天新浪股价已不過2美元。對風險投資來說,最好變現方式就是促使網站上市,然后高价變現退出﹔但對于上市的網絡公司來講,其低迷的股价不僅讓風險投資無法退出,而且無法建立正确的盈利模式,還導致失去后續的資金注入。
救命稻草:網站如何构建贏利模式
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無疑給人們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而楊致遠因雅虎網站而成為億萬富翁的故事,又增添了互聯網的傳奇色彩。但人們卻常常忽略了互聯網是一個燒錢的產
業,一個大型的門戶網站要承載每天數百萬人次的訪問登錄,上億次的頁面下載,這些技術設備都要用上千萬美元、上億美元為單位的資金來投入。
網站必須要贏利。網絡經濟發展到今天,門戶網站的發展道路已初顯端倪:一個是以“風險投資加線上廣告”為特征的雅虎道路,另一個是“門戶概念落地生根”之路,這條道路的代表是“美國在線”AOL。
新浪正是“克隆”了雅虎的模式。但在去年納斯達克股价大跌時,雅虎的贏利模式受到了網絡界的質疑。去年1月美國第一大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AOL一舉買下全球第一大媒体公司時代華納,成為歷史上最大的購并案例,合并后的新公司通過報紙、電影、電報、互聯網和其它的媒体工具為消費者提供各种各樣的接入、內容及新媒介產品服務。華爾街的分析家們普遍認為,這一模式突破了以往購并的範式,体現了傳統与創新的結合和互聯網的惊人力量。
新AOL公司中的兩家公司在接入和媒体運作等方面几乎都是能“落地生根”的業務,而兩家公司的合作又恰好給人們講述了“寬帶”和“媒体”兩個動人故事。在雅虎和AOL之間,資本市場傾向了后者:在雅虎股票縮水接近100%、跌得最慘的時候,“AOL的股票也衹是晃了晃”。
新年之后股价一直在“摘牌”的1美元附近徘徊的搜狐,在北大青鳥進入后,資本市場強力反彈,在很短的時間里實現跳躍,這一表現迎合了資本市場的某种喜好:北大青鳥手里擁有的有線電視資源,其“寬帶”加內容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与此同時,TOM公司實施起“跨媒体戰略”,先后收購163.net、風馳廣告、進而收購《亞洲周刊》五成股權,演繹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
在新浪網股票在納斯達克一路走低和網絡廣告收入又沒有太大收益的現狀下,新浪網的董事會就該考慮下一步的發展策略。王志東當然也希望盡快使新浪網贏利,但如果他的理念違背了大多數董事的意志,矛盾与分歧就要激化。資本的意志是為了套現獲利,在過程中當然要獲得更大控制權。“資本赶走王志東”也罷,普通意義爭權奪利也罷,這其中更多還是市場意志延伸的結果。
王志東并不抱怨資本。王志東也表示,自己是資本受益者,作為當年中關村里一個小企業的四通利方在資本的幫助下,成為一家跨國企業。無論是1997年融資、1998年和北美華淵的并購,還是后來1999年的兩次融資,直至后來的成功上市,可以說新浪網的每一步的發展都沒有离幵資本的幫助。
王志東一再表示,把這一事件的發生稱之為“創業者与資本”發生沖突這一說法過于“草率”,他自己不愿意在互聯網界引發資本与創業者的沖突。其實也無須去細究其中原因,在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的地步,誰也不能忽視來自市場中資本的力量与其特定的游戲規則。雖在創業者和經營者之間划一個明确界限過于臉譜化,但凡是創業者都得學習如何去利用資本,做資本的朋友。創業難,守業更難,創業者在創業成功之后就必須向一個職業經理人去過渡。
市場意志:新經濟的法則
新浪網董事長姜丰年在回答王志東辭職原因時說:“我不會針對具体原因作出解釋,但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都有責任為股東創造最大利潤,也許和公司經營者有不同意見,但不存在針對個人的行為。”這句話說出了董事會、經營者之間矛盾的實質。
關于互聯網,人們都可以編很多故事,實現很多新模式,但是最終還是要看有沒有實實在在的東西來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從財務上來說就是怎么賺錢,這才是最根本的。投資商或許容忍投資對象到10年之后才能賺錢,但是卻要求它一定要有一個明确的賺錢模式。
國內CEO的更迭,從大環境看,全球經濟放緩,風險投資者迫不急待地要套現抽身﹔從企業自身去觀察,網絡擠干水分,CEO疲于奔命,窮于應付。風險資本對經營者行為的限制,比產業資本的限制更多、更嚴。創業者靠資本起家,但資本也有相應的權利。如果充分了解了這套游戲規則,大家就會平常看待王志東事件的發生。至于王志東和其董事會的糾紛,那衹是規則上處理上和股權上發生的具体細節問題。
沒有誰對誰錯,董事會有董事會的權力,王志東也可利用法律來維護他的合法權益和地位。而對于風險投資,它衹能希望企業獲得成功,通過變現來實現高回報,否則它將血本無歸。而企業的經營者的任務則是在空降而來的資金的幫助下把企業做得成功,給風險投資以變現的机會,經營者剩下的任務就是把企業做得長遠。
在資本方和創業者之間,硅谷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机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風險投資退出,更有實力的企業介入,經營者或者進入新一輪創業,或者融入大企業。
一家國際公司的最新調查顯示,自1995年以來,全球各大公司有三分之二至少更換了一次老總。其中包括梅塔格公司的勞埃德.沃德、坎貝爾羹盪公司的戴爾.莫里森、寶洁公司的迪克.耶格爾、施樂公司的理查德.托馬斯、朗訊公司的理查德.麥金、吉列公司的邁克爾.霍利等著名企業領袖。
資本的力量确實存在,創業者的情結也存在。對于一個新興的產業,關鍵在于資本、企業和經營者之間的相互制衡的机制。各方也要平靜的去運作這套机制,任何一方的意气用事或者違反這一法則,都將付出損失的代价。
重新洗牌:互聯網跨到新的門檻
在新浪出現人事變動的同時,網易也辭退了首席執行官黎景輝和首席營運官陳素貞,并因合同賬目出現計算失誤正在進行內部整頓,導致了購并的終結。多种形式投資的互聯網發展的步伐也引人矚目,有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為支撐的TOM公司一系列資本運作咄咄逼人,AOL1億美元的注入使人們關注著FM365的動向。
即使是新經濟也逃不掉市場的規則,以人事變動為標志的并購和其它形式的股權更迭的紛繁,預示國內互聯網產業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節點,越過這個門檻可能就迎來網絡產業的曙光。互聯網產業的前景無疑是美好的,但像聯想總裁柳傳志所講的,互聯網產業是長跑不是短跑。
中國互聯網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的時期。對于互聯網企業,最重要的戰略是積极、主動地調整自己去适應這樣的變化。
互聯網正在涌動著新的大潮,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的興起,它也要走其他產業要走的道路,或許這個過程被高速縮短,但相應發生的故事注定要快速地上演。
新浪網王志東事件的發生給中國互聯網產業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案例,隨著這一事件的發展和處理,將會對即將步入WTO的中國網絡產業、創業者和企業帶來深遠的影響。作為對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關注者,理應從這起“中國創業者与國際游戲規則之間的融合和沖突”事件中學習到有价值的東西。
王志東作為網絡英雄對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貢獻足以贏得人們的尊重,但對于互聯網產業來講,則更應仔細体會王志東在今年初說的一句話:“故事講完了,春耕幵始了”。
(張旭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