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30日訊】近日,迪斯尼公司的新片《公主日記》開拍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由單親媽媽撫養大的女孩突然發現自己從未謀面的父親是歐洲某小國的王子,于是她開始在女王祖母的指導下接受皇室教育。這是一部典型的迪斯尼家庭喜劇片,影片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真正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制片人是個黑人女性。美國《好萊塢報道》對此的評价是,”雖然這部影片在銀幕上并不具有革命性,但在戲劇以外它是罕見的”。可見黑人演員在好萊塢的地位一直是個受人關注的話題。
明星的誕生
早期美國電影中的有色人种,大多在影片中擔當反角。20世紀30年代,黑人角色開始擺脫單一的反面臉譜,出現了一些忠仆角色。20世紀60年代,隨著美國民權運動的興起,反映社會題材的電影逐漸增多。种族問題作為美國社會的痼疾,也開始被電影人注意到,并一再被搬上銀幕。這一時期最著名的黑人演員要數西德尼-波蒂埃。這位出身貧寒、22歲就走上銀幕的黑人影星,1963年因為在電影《田野百合花》中的出色表現捧走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桂冠。1971年,黑人影星理查德-朗德特雷主演的影片《猛探沙夫特》上映,開了黑人動作影片的先河。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好萊塢出現了一批以丹澤爾-華盛頓、摩根-弗里曼、烏比-戈德堡等人為代表的重量級黑人演員,黑人扮演的角色也日趨丰富。說到這儿,不能不提到一個叫《周末晚間直播》的電視喜劇欄目。1982年,這個節目的王牌演員艾迪-墨菲踏入電影圈,主演了動作喜劇片《48小時》,紅遍全美。好萊塢的老板們看到了黑人演員的票房號召力,對金錢的渴望沖破了他們的种族偏見,于是繼艾迪-墨菲之后,出現了一個又一個黑人明星。
黑人演員發展受限
仔細考察當今美國的黑人演員,我們會發現這樣一些特點:一、喜劇演員多,正劇演員少。20世紀80年代以來第一位黑人紅星艾迪-墨菲就是以喜劇起家,當今最紅的黑人明星,如威爾-史密斯、馬丁-勞倫斯、烏比-戈德堡等都走的喜劇路線。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為黑人長期的痛苦生活養成了他們幽默豁達的性格。黑人正劇演員相對較少,只有摩根-弗里曼、丹澤爾-華盛頓、塞繆爾-杰克遜等几人,且參与演出的多是動作片,几乎找不到以黑人為主角的优秀愛情片、家庭或倫理片。
二、黑人女演員的地位仍然非常低。好萊塢的黑人男演員雖然整體實力不能和白人演員相比,但在片酬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像艾迪-墨菲、威爾-史密斯、馬丁-勞倫斯這樣的巨星,片酬都在2000万美元以上。而黑人女演員不但地位比黑人男星低,片酬更是少得可怜。女星中除全盛期的烏比-戈德堡外,沒有一個人的片酬突破過1000万美元。當今最紅的黑人女星珊迪-紐頓(《碟中諜2》)片酬也不過200万美元。几個出名的黑人女星,如珊迪-紐頓和哈莉-貝瑞(《旗魚行動》)面貌像混血儿,都扮演過情人的角色,她們的成功并不能代表黑人女星地位的提高。反映黑人女性真實生活的影片只有《紫色》、《寵儿》等几部,票房成績都不太好。
難覓重量級影人
比起演員行業,在制片和導演領域,黑人的地位更低,當今好萊塢重量級的黑人制片和導演只有斯派克-李一人。他1989年親自制作并導演的影片《循規蹈矩》多次被評為美國電影史上最好的影片之一。斯派克-李的性格非常偏激,經常對那些不尊重黑人的同事拳腳相向,這种性格的形成和黑人在電影圈里的孤立地位是分不開的。而黑人女制片、女導演更是聞所未聞,這也就不難理解本文開頭提到的,一個黑人女性擔任迪斯尼大片的制片人所引起的轟動了。 (環球時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