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3日訊】 前所未有的10年經濟繁榮,使華爾街的股票不停地狂漲,乃至大部分美國20歲以下的年輕人,根本不相信股市還會下跌,因為他們自懂事起就沒見過這种事。被這种盲目的樂觀主義所吹起來的股市泡沫,于去年底破裂。頃刻間,股票的暴跌,又使財富去如過眼煙云。在我們這個越來越小的地球村里,不知有多少家的悲喜,隨著股市而沉浮。然而,我們的幸福,難道真如漂在財富之海上的一葉輕舟,隨著股市共同起落嗎?除了在經濟大潮中隨波逐流外,我們還能主宰我們的幸福嗎?
在這被金錢攪瘋了的10年,耶魯大學著名的政治心理學家羅伯特溺鶖 RobertLane)教授,獨自在那里思索幸福与財富的關系。91年他出版了《市場經驗》(TheMarketExperience),探求工作場所与人的不滿情緒。他最近的一本書,《在市場民主中幸福的喪失》(TheLostofHappinessinMarketEconomy),主旨則是幫助人們确立對自己幸福的主宰。蘭恩列舉出一系列問題:“你是不是覺得你享受的東西和服務越多就越幸福?”“你是否羡慕那些擁有更好的汽車的人?”“掙錢是不是你重要的生活目標?”
他的結論是,對這些問題回答“是”的人,一般都不那么幸福。對他們而言,物質的指標越高,幸福的指標就越低。原因很簡單。他們在生活中,總是尋求“外在的獎賞”。而這种獎賞,總是被別人而不是他們自己所控制。結果,他們越是追求他們的目標,就越會被別人所控制。一度能滿足人們物質需求的金錢,不再能為他們買來幸福。
蘭恩絕非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苦行僧。他充分了解人是需要錢的,特別是窮人。在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的一點點增長,都會迅速轉化為大眾主觀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但在發達國家,人們的幸福感并不會跟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在二戰后的美國,人們的幸福感竟隨著收入的提高而下降!富人有錢可以買汽車,買珠寶,但這种快樂遠遠赶不上一頓美餐給窮人帶來的快樂。
簡單地說,你脫离貧困之際,正是你的收入与你的幸福分手之時。只要你不窮,錢就不再意味著幸福。那么,在富裕社會中生活的我們,應該到哪里尋求幸福呢?蘭恩指出了兩個去處:一是你生活中的伴侶,一是你工作的意義。你有多少朋友,比你有多少錢是更好的衡量幸福的指標。你的配偶是否對你恩愛有加,你的孩子是否出類拔萃,比你是否獲得提升,以及你是否買了輛豪華車要重要得多。而你是否在干著你想干的工作,比你的薪水更能決定你的生活質量。
經濟學家總傾向于把工作看作一种犧牲,而把薪水和假日看作是對這种犧牲的報酬。這在蘭恩看來簡直是荒謬。當年干你想干的事時,你會在工作中得到內在的報酬。這种工作一般有兩個最基本的因素:一是不太用上司監管,一是不干重复性的例行公事。像記者、教授,常常是最容易從工作中獲得幸福的人。
蘭恩甚至對一位記者說:我們應感謝那些生意人。有了因他們的犧牲而得來的財富,我們這些人才可以這樣干我們想干的事。幸福,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所孜孜以求生活品質。亞里士多德講幸福是人人都想要的東西,而得到的辦法是成為哲學家。但是,兩千年后,哲學家中,如英國的邊沁(JeremyBentham),卻在那里大倡金錢之道,把金錢作為衡量幸福的最佳尺度,開功利主義之先河。
只可惜研究金錢之道的經濟學家卻不能苟同。市場經濟的祖師爺亞當毀絞K便認為,幸福并非來自你的經濟所得,而是來自別人對你的看法,即你在社會中得到的尊重。而人的野心,常常是不幸的根源。雖然蘭恩稱亞里士多德和邊沁都走了極端,而擁護亞當毀絞K的哲學,他其實离亞里士多德卻相去不遠。他的所謂“商人犧牲了他們的幸福,換來的是學者為所欲為的自由”的觀點,充分體現了他對大學教授這种哲學家的生活方式的莫大滿足。
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不過是對蘇格拉底、柏拉圖以來希腊人的生活哲學的歸納,即有閑暇的生活方式是最理想的。因為閑暇意味著自由,意味著你可以用你的生命干你想干的事。這和蘭恩所追求的“有內在報償”的生活方式,可謂殊途同歸。這樣一派觀點,在市場經濟所主導的當今社會,已越來越不為人們所接受。而這也恰恰是我們現代人的病症。
在發達社會里,你打開任何一位中產階級婦女的衣櫥,几乎都會發現里面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衣服是她很少有机會穿的。但是她還是買了。而為了掙得買這些衣服的錢,她就常常不得已去工作,犧牲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去干自己不喜歡的事。
請注意,雖然蘭恩提倡”有內在報償”的工作,對現代社會的大部分人而言,工作還是一种不得已的犧牲,即馬克思所謂的“异化勞動”。所以東西買得越多,所犧牲的生命就越多。現代廣告業給人們傳達的信息是:“你要讓別人尊重你,就得開這种牌子的轎車”,或“你想讓戀人痴心,就得用這种香水”。
結果,我們有了我們本來沒有的欲求,用生命中的大好時光,去追逐一些我們并不需要的東西。廣告,成了現代社會的鴉片。而富裕,剝奪了我們享受生活的權利。這也是為什么美國人的幸福感會隨著物質生活的丰富而下降的原因之一。幸福不會寫在股市上。
在這變幻不定的財運中,我們是否應沉吟片刻,來想一想我們真正的福气所在呢?
(文傳自美國紐黑文,作者為耶魯大學歷史博士生)
(聯合早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