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29日訊】 屬於另一間屋的門檻和牆基﹑荒廢的地塘和盛載鴉片的小瓶等古物﹐為大夫第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繁盛和華麗作見證。流金歲月消逝之後﹐府第因日久失修﹐部分已開始頹敗。為令大夫第重拾光輝﹐古物古蹟辦事處在過去兩個月﹐為大夫第進行考古發掘工程﹐更成功發掘到一座大型建築物的遺蹟。
明報報道,位於元朗新田的大夫第﹐乃文天祥後人文頌鑾於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所建。大夫第是中國傳統華南士紳階級府第建築的典型﹐亦是香港最華麗的歷史建築之一。
府內屋簷下的兩塊牌匾﹐更是清光緒帝於一八七五年御賜表揚文頌鑾父母和雙親的詔書木刻﹐也是本港現存僅有的例子。
今次考古﹐最大的發現是於大夫第對出發掘了一座面寬約二十米的大型建築物門檻和牆基。古物古蹟辦事處處長鄒興華表示﹕「由於在這建築物附近的庭園和圍牆內﹐發掘出多個的鴉片瓶﹐因此我們估計這座建築物應是作輕鬆玩樂之用﹐以平衡大夫第莊嚴的一面。」
發現大型建築門檻牆基
除了門檻和牆基﹐考古隊伍在大夫第的東面亦發現了一個池塘。考古隊隊長白德博士打趣說﹕「幸好有足夠金錢﹐可清理堆積在池中的大量垃圾﹗」
他估計﹐由於池塘的石級和塘堤均由花崗岩石堆砌而成﹐因此這裏可能是舊時給訪客上岸的碼頭。而八角水井和灰色地台亦是今次考古的重大發現。在完成一切的考古工作後﹐古物古蹟辦事處將會為大夫第進行美化計劃。
一切現今看來有如「頹垣敗瓦」的古物﹐不但為我們重現了大夫第的輝煌﹐也帶出許多解不了的謎。為何池塘會被荒廢﹖它會否與一大河相連﹖時移勢易﹐一切已難從現今的世界找到答案。鄒興華表示﹕「這就是考古的奇妙之處﹐它不是為你提供答案﹐相反是為你找出更多的問題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