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拒絕諾貝爾獎提名始末(附書信原文)

人氣 114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28日訊】 魯迅是第一位受外國人關注并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獲提名的中國作家。

  1927年,來自諾貝爾故鄉的探測學家斯文海定到中國考察時,在上海了解了魯迅的文學成就以及他在中國文學上的巨大影響。這位愛好文學的瑞典人,与劉半農商量,准備推荐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劉半農托魯迅的好友台靜農去信征詢魯迅的意見。魯迅婉言謝絕了。他回信說:

  靜農兄弟:

  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告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哪里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中國”兩個字罷,那么,与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异了,自己也覺得可笑。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的人,格外优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以与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坏。

  魯迅寫這封信的時間正是中國新文學經過風風火火的10年之后,其時中國文壇上出現了許多卓有成就的作家,當然包括魯迅本人。但魯迅是一個清醒的理性主義者,盡管新文學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國文學与世界文學的差距,對中國新文學的實績作出了客觀的評价。

  從魯迅的這封信中,可以看出魯迅對諾貝爾文學獎的態度:其一,魯迅認為諾貝爾文學獎是高水平的獎項,在沒有實力競爭的時候僥幸得到它,名實不符,不利于文學扎扎實實的發展,反而會掩蓋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魯迅以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為標尺,意識到中國文學与世界文學之間的距离。強調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為了使中國文學能更好地向前發展。其三,魯迅對諾貝爾文學獎保持一种平常心態。魯迅看到世界优秀作家極多,而諾貝爾文學獎不可能把每位作家納入自己的體系之中。僧多粥少,不必為此計較。

  首先,了解諾貝爾文學獎操作程序就會知道,提名和獲獎兩者之間不能划等號,從提名到獲獎有許多路要走,有的由提名到獲獎中間長達二十余年,有的作家每年都獲得提名,但終其一生亦未能獲得評委的垂青。很少有一次獲得提名便獲得通過的。

  其次,來一個假設,如果1927年魯迅先生沒有拒絕提名的話,能否在這一年摘取桂冠呢?可以看看1927年的評獎經歷。這一年,評獎競爭非常激烈,進入候選人名單被淘汰的作家,竟有36人之多,這其中還包括托馬斯· 曼和高爾基這樣屢獲提名的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同時,法國一批有影響的學者推荐了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柏格森。這种推荐的號召力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把魯迅和這些作家相比,他創作的數量或許還略嫌輕了些。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醫學生物學3位諾貝爾獎得主參加在北大舉行的生物論壇 (6/24/2001)    
  • 德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向下修正 (6/21/2001)    
  • 美國“吸星大法”廣攬各國人才 (6/3/2001)    
  •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輕松說宇宙 (5/30/2001)    
  • 人民時評: 為什麼中國人變得不聰明了? (5/29/2001)    
  • “無國界醫生”:像一道閃電照亮人間苦難 (5/26/2001)    
  • 再挑戰中共 布什鮑爾擬周三會見達賴喇嘛 (5/22/2001)    
  • 中學生提問諾貝爾獎得主 (5/12/2001)    
  • 諾貝爾獎金數額增加到982,600美元 (4/30/2001)    
  • 楊振寧闊論美與物理學 (4/26/2001)    
  • 14歲華裔少女獲“少年諾貝爾獎” (4/22/2001)    
  • 瘋牛病病因和諾貝爾獎之爭 (4/21/2001)    
  • 傳去年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 李銳不遺憾 (4/6/2001)    
  • 【紀元專欄】卜音:何以張藝謀們离奧斯卡漸行漸遠? (3/29/2001)    
  • 競相爭霸納米技術的背后 (3/28/2001)    
  • 奧斯卡影帝羅素‧克洛馬不停蹄拍新片 (3/28/2001)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慶一百三十三歲生日 (3/23/2001)    
  • 馮兩努:臥虎藏龍 (3/21/2001)    
  • 卡斯特羅獲諾貝爾獎提名 (3/17/2001)    
  • 英特爾獎揭曉 華生名落孫山 (3/13/2001)
  • 相關新聞
    卡斯特羅獲諾貝爾獎提名
    馮兩努:臥虎藏龍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慶一百三十三歲生日
    奧斯卡影帝羅素‧克洛馬不停蹄拍新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