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20日訊】 因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吹奏樂器而聞名中外的南舞陽賈湖遺址近日又有重要考古發現:從這里新出土的大量稻谷、炭化米,以及大量成套的稻作農具證明了考古學家多年來的猜想,9000年前,生活在淮河流域的賈湖人已創造出相當發達的稻作文化,淮河上游地區曾是我國稻作農業的起源地。
新華网報道﹐今年4月至6月,經國家文物局的批准,中國科技大學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陽縣博物館合作,由賈湖遺址歷次發掘的主持者、中國科技大學張居中教授率隊,對賈湖遺址進行了第七次考古發掘。
在發掘的三處公共墓地中,有兩處是以隨葬漁獵工具為主,而另一處隨葬的則是農業生產工具,如石鏟、石鐮、石斧、石刀,以及成套的加工稻米的工具如石磨盤、石磨棒等,這不僅說明了稻作農業在賈湖人的生活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還對研究當時的經濟形態、社會分工等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發現大量的稻谷和炭化米之外,專家們還運用科技手段浮選出保存完好的帶殼稻谷。從這些稻谷的粒形來看,這一時期稻谷的种子為兼有野生稻、稻、粳稻特征的處于進化過程中的原始栽培稻,并正向偏粳方向發展。
長期以來,學術界一直認為稻作農業是長江流域的特色,賈湖遺址的發現改變了這一傳統看法。在過去的六次考古發掘中,已經發現了大量的炭化稻米、稻殼和農具,而此次种种新發現進一步證明:賈湖文化的水稻人工馴化程度明顯高于同期的長江流域的遺址,“淮河上游地區很可能是粳稻的初始起源地之一,這對于研究我國栽培稻的起源与傳播,我國稻作農業的起源与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張居中說。
專家們還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對出土的遺物進行了鑒定,植物种子中有稻米、豆類、山楂、葡萄等,動物中有大量的魚類、龜鱉類骨骼等,這為了解當時的經濟形態,人們的膳食結构有重要价值。
另外,在發現的90多座墓葬中,還有數例男女一次合葬墓,并發現了罕見的多達23人的二次合葬墓,這為研究8000年前的賈湖先民的社會組織形式、婚姻形態等提供了重要資料。在兩座厚葬的女性墓中,墓主人不僅渾身上下擺滿了各种石質、骨質、陶質的隨葬品,而且在眼眶內還置入一至數枚綠松石裝飾品,這可能是后世玉暝目現象的萌芽形態,為研究當時的葬俗、葬儀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令人振奮的發現還有,首次發現了一支刻划精美圖案的兩孔骨形器,加上此前出土的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骨笛,賈湖遺址共出土了骨笛30余枝,進一步丰富了人們對賈湖音樂文化的認識。
舞陽賈湖遺址是中國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前期遺址,距今9000至7800年。20世紀80年代在這里進行過6次考古發掘,有8000年前的七聲音階骨笛,成組龜甲及其原始契刻文字和最早的稻作農業等重要發現,并進行了10多年的多學科綜合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公布之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今年被評為“中國二十世紀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