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15日訊】如今,薪資在人纔交流市場中不僅是求職者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企業最敏感、顧慮最多的問題。究竟是否應該公開薪酬,公開新酬對求職者和企業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就此問題筆者走訪了有關方面的專家。
生活時報報道:廣州的一位業內人士談到薪酬公開時說,有些企業聲稱是論纔給錢,有纔錢多,沒纔錢少。這句話貌似合理,其實不然。從科學的角度說每個職位都應當有明確的職責和任職資格,因而有明確的人纔招聘價格。我們不否認由於企業要求的任職資格有一個範圍,聘用價格也會有一個浮動。但如果企業對任職資格沒有明確的要求,薪水也沒有譜,談成什麼樣是什麼樣,隻能說明這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不高。我們曾經點評過一個著名企業的職位描述。在這個公司的招聘啟事中,人事經理和人事專員的職位描述竟然基本一樣。薪酬沒有合理標準也就可想而知。也有些企業擔心明示薪酬會讓對手了解自己的情況而陷於被動。其實,人纔競爭手段不止薪酬一個方面,否則就很難解釋為什麼國外企業招聘時都會將薪水寫得一清二楚。
從尊重人纔的角度來說,購買東西的消費者有知情權,個人求職中也同樣應該享有知情權。對個人來講知情權有三個方面:企業的基本情況,包括企業性質、產品、員工情況和企業文化;崗位情況,包括職責、內容、目標、相鄰部門和晉升;薪資福利情況,包括固定收入、不固定收入、福利和脫產培訓情況等。
北京的一名人事技術專家表示,企業和員工之間隻是勞動力的買賣關繫,作為員工和應聘者沒有權利了解公司的薪資結構,這是公司的機密。薪資結構非常復雜,同一職位薪資有不同的檔次,薪資定檔要根據對應聘者的面試、經驗等情況,所以公開也隻是個大致的範圍。國家也沒有必要對企業的管理進行干涉,如果強行公開會造成很多弊端。
企業薪資在內部也不宜公開,強調和自己比,不要和別人比,人是主觀的,和別人比總是覺得自己好。產生不必要的內耗。國內在隱私觀念上比較缺乏。這一點在國營企業尤其明顯。國企的員工都要求薪資公開,因為國企是全民所有,員工接受不了薪資差距太大。然而拉大薪資差距也正是知識經濟所要求的。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公司的一位專家指出,讓企業真正公開薪資是不可能的。現在很多企業本身對市場都不清楚,對自身企業同職位的薪資應該如何定位也不太清楚。在發達國家,企業對薪資的調查分析比較完善,有完備的數據儲備,有利於企業根據市場和企業自身情況調整薪資結構。但在我國,從近一二年開始纔剛進行比較廣泛的現代企業分配制度調整。各企業對市場薪資進行的調查很粗糙,對內部薪資結構的構建缺乏論證。一些數據往往包含了各種不同性質的企業和職位,沒有詳細的劃分,無法進行具體分析,隻能是作為初步的參考。
從合理性角度說,應聘者有權了解企業的薪資情況,但實際上很難獲得這方面的信息。要想獲得這些信息,人們往往是通過親自去聽。實際上咨詢公司在這方面的信息是準確豐富的。因為市場需求量小,個人的承受能力差,目前還沒有咨詢公司開展為個人提供咨詢服務。隻是在做個別業務如獵頭時纔會向個人提供。不過這項業務將是咨詢公司的一個發展方向。
另一名合資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表示,知情權不能片面理解。知情權並不意味著對企業所有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從公司角度來講,我們會力求使職位透明化,向應聘者詳細地介紹職位職責和要求。在確認被錄用之前也會詳細說明公司所能支付的薪酬。但這屬於公司的秘密,不僅在公司之間是保密的,在公司內部,員工之間也是保密的。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