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11日訊】 為被淹死的小貓而流淚的男孩、在學校中受人欺負的瘦小男生、模範士兵、冷酷殺手─這都是麥克維。
麥克維是1995年4月19日美國俄克拉荷馬聯邦政府爆炸案的兇手,是美國自1963年以來根據聯邦法律判處死刑的第一人。
麥克維承認有罪
對很多人來說,麥克維仍然是一個謎。將過去幾年中麥克維的照片羅列在一起,他彷彿永遠帶著同一付面具:面無表情,梳著同樣的髮型,士兵一樣的短發。
從很多方面來看,麥克維似乎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他的童年平淡無奇,參軍後是一名優秀士兵。唯一給人留下較深印象的是,麥克維對整潔和健身執著到了痴迷的程度。
麥克維加入美國特種部隊的夢想破滅之後,離開了軍隊。從此他的人生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在美國四處遊蕩,並且對右翼政治活動越來越感興趣。
保命哲學?
麥克維1968年4月23日生於紐約附近的小鎮彭德爾頓,他的父親是汽車廠的工人。
麥克維很早就喜歡槍,並且酷愛射擊。
麥克維的一個鄰居曾經說,14歲時,麥克維就告訴自己的伙伴們,他信奉”保命哲學”。麥克維曾經儲存了大量的食物和武器彈藥,以防備”核武器攻擊或者共產主義控制美國”。
優秀士兵
高中畢業後,麥克維曾做過多種臨時工。1988年5月24日參軍,在入伍培訓期間,結識了同一天參軍的尼科爾斯,兩人成為密友。
尼科爾斯由於協助麥克維策劃和製造俄城爆炸案被判處無期徒刑。麥克維和尼科爾斯兩個人都愛好槍支,信奉保命主義。
麥克維從軍過程中,可以說是一名”優秀士兵”。他在各項測驗中得分都很高﹔軍裝永遠整潔﹔他還自願承擔份外工作。麥克維很快就被提升為中士。
暴力傾向
很多同事都認為,麥克維在軍中前途無量。但也就是在同一個時期,麥克維對《特納日記》一書產生了濃厚興趣。
《特納日記》是一本宣揚種族主義仇恨情緒的小說。作者是白人至上主義組織”全國聯盟”的首領威廉﹒皮爾斯。
在小說情節的高潮,一輛滿載炸藥的卡車對華盛頓聯邦調查局實施自殺式襲擊。
麥克維:“如果我將下地獄,會有很多人為我陪葬。 ”
也許從那時起,以暴力對抗政府的念頭便在麥克維的心中扎下了根。
仇視政府
1991年麥克維曾在海灣戰爭中服役,同年年底因未能加入美國特種部隊開始變得憤世嫉俗,決定退役。
他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彭德爾頓,在一家公司中擔任保安。這時,他已經開始表示對政府的不滿與憤恨。
1992年,在寫給一家地方報紙的信中,麥克維說,”一定要用流血來改革現行體制嗎?我希望不會發展到這一步。但誰知道呢?”
1993年麥克維開始在美國流浪。他以拖車為家,在做各種臨時工作的同時買賣槍支。他經常身著軍裝,在亞利桑那和密歇根北部出沒。那裡是右翼民兵組織活躍的地帶。
大火與爆炸
麥克維入獄後在接受《新聞周刊》採訪時,否認自己參加過任何民兵組織。
1993年聯邦調查局和大衛教派在韋科長達51天的對峙期間,麥克維曾經前往對峙地點。
這場對峙在1993年4月19日以一場大火告終。80名大衛教教徒葬身火海。幾名在大火中逃生的教徒說, 大火是聯邦執法人員放的。
兩年後的同一天,麥克維在俄克拉荷馬城聯邦政府大樓外引爆了裝滿炸藥的卡車。168人喪生,其中包括19名兒童,500多人受傷。這次爆炸事件被認為是發生在美國本土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行徑。
“死而無憾”?
無辜的兒童成”附屬犧牲品”
麥克維對168人在爆炸中喪生表示”痛惜”,但是他對製造這起爆炸案從未表示任何懺悔。
他曾稱爆炸案為”合法行為”,稱死難的19名兒童為”附屬犧牲品”,並說,”如果我將下地獄,會有很多人為我陪葬。”
在寫給英國《觀察家報》的一封信中,麥克維解釋了他的作案動機:”從美國的外交政策學到了一點東西,我決定炸掉一座政府大樓、炸死裡面的代表政府的工作人員,我想以此向這個越來越充滿敵意的政府傳達一個信息。”
他接著寫道:”我決定採取攻擊性行為,以遏制這個政府濫用武力的行為。其他人都沒能阻止這個聯邦政府變成殺人狂。”
“自由戰士”
麥克維說,是軍隊生涯教會了他”無情”,也許有一天,人們會把他看成是”自由戰士”。
就像當初一手造成168人死亡一樣,麥克維在迎接自己的死亡時顯得同樣一意孤行。他自喻為執行死亡任務的勇士,並拒絕進一步上訴。
最近出版的一本關於麥克維的書中披露,在麥克維死前最後的陳詞中,將包括兩句維多利亞時代的詩句-“我是我命運的主人,我是我靈魂的舵手”。
雖然有一些反對死刑的人抗議,但大部分美國人還是認為,麥克維死有餘辜。
--原載BBC中文網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