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9日訊】 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已于近日在北京首演﹐各方觀眾反響不一﹐這且按下不表。關于該劇﹐有一則“邊緣”新聞﹐叫“陳其鋼一怒為‘燈籠’張藝謀笑容難掩尷尬”﹐說的是該劇巨幅宣傳海報上﹐張藝謀的大幅頭像占據了中心位置﹐作曲家陳其鋼的頭像卻被淡化處理在海報的左上角﹐稍不注意很難發現。當一位記者就此問題向陳發問時﹐早已如鯁在喉的陳其鋼終于大吐胸中塊壘﹕“就藝朮創作規律來說﹐音樂才是一部舞劇的靈魂所在﹐一部舞劇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可以有無數不同的導演﹐但音樂作為立劇之本卻是始終不會改變的。我不知道國內的媒體是真不懂行還是故意如此﹐總是忽視音樂這最重要的一塊﹐而對其他部分卻十分熱衷﹐炒了又炒。”
陳其鋼“默默工作了一年多時間﹐其他所有事情都放下了”﹐卻不為媒體所注意﹐滿腹委屈﹐所以有此沖冠一怒。他的憤怒也許已經壓抑了很久﹐因為在《大紅燈籠》曠日持久的炒作過程中﹐他的名字是絕少被提及的。哎﹐有什么辦法呢﹐狹路相逢勇者勝﹐和名氣比自己大得多的張藝謀合作﹐即使事實上是主角﹐出風頭的時候﹐也只能是老老實實一邊呆著去啦﹐世風如此﹐發几句牢騷﹐也沒啥鳥用。倒是張藝謀還算坦誠﹐他在接受有關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這部戲﹐他直接執導的﹐只有三十秒。
作為當事人﹐陳其鋼顯然對這種嚴重傾斜的現象很不理解﹐于是他才會有“不知道媒體是不是真的不懂行”的困惑。但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對這種操作模式可謂司空見慣。一台戲一部電影或者一個什么人一樁什么娛樂事件﹐在推向市場之際﹐免不了要制造一兩個足夠眩目的賣點﹐要不怎么能吸引觀眾﹐一炮而紅呢﹖像張藝謀這么大的名氣﹐沒他的事﹐都要拿他做噱頭〔比如轟動一時但很快便証明子虛烏有的“張王戀”〕﹐更何況是他有份參與的《大紅燈籠》呢﹖
其實張藝謀也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幸福時光》慘敗就是一個明証﹐只不過盛名之下﹐余威猶存﹐人們一時半會兒還抱著這塊已不新鮮的饃饃不放﹐能啃就再啃几口吧。就在最近﹐還看到了一則招生廣告﹐是廣西的一家影視學校﹐說“張藝謀××影視學校招生﹐為將來的歌劇《劉三姐》儲備人才”。而據知情人士說﹐該影視學校和張藝謀根本沾不上邊﹐只不過是張藝謀一年偶爾來那么一兩次﹐和學生們吹吹侃侃一通罷了﹗
有名人的拿名人做賣點﹐像這部芭蕾舞劇《大紅燈籠》﹔有裸戲的拿裸戲做賣點﹐像話劇《蝴蝶是自由的》﹔實在什么都沒有﹐那就算掘地三尺﹐也得搞一個出來玩玩呀﹐即使掛羊頭賣狗肉也在所不惜。于是像《庭院里的女人》﹐本來是一部很不錯的藝朮電影﹐卻偏偏要給它安上一個“兒童不宜”的牌坊﹐意淫觀眾。
一件藝朮作品推向市場之后成功與否﹐其關鍵之處在于這件藝朮品本身的質量﹐而不是嘩眾取寵的炒作﹐就像《幸福時光》轟轟烈烈的網上選秀﹐結果并沒有能炒活這部電影﹔《笑傲江湖》充箱盈架的前期炒作﹐最終難逃激烈批評。陳其鋼的憤怒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為自己鳴不平﹐卻也給人們以反省和警惕。(摘自﹕羊城晚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