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6日訊】 新華網莫斯科5月6日專電﹐去年5月7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宣誓就任俄羅斯總統。一年來,普京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時為了實現 “振興俄羅斯”的政治抱負,他在政治、經濟和外交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並取得了一些具體成果。
俄羅斯擁有89個聯邦主體,在俄獨立後的政治體制轉軌過程中,聯邦中央把過多的權力下放到地方。結果出現了某些地方行政長官的權力無限擴大、某些地方法規同國家基本大法嚴重抵觸的現象。去年5月,普京一上臺便開始治理聯邦內部的離心傾向,建立對地方的垂直管理機制。他頒令把全國劃分為7個聯邦區,並在每個區派駐直接隸屬總統的代表。
在普京的努力下,俄議會又通過了加強聯邦總統權力的三項議案。其中心內容是,地方行政和議會領導人不再兼任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議員;聯邦總統有權通過法律程式罷免兩次違反聯邦法律的地方行政長官;聯邦主體的議會如兩次通過與聯邦法律相抵觸的地方法律,聯邦總統有權建議國家杜馬(議會下院)解散地方議會;地方行政長官則擁有罷免下屬機構領導人職務的權力。這些措施和法律極大地加強了總統駕馭地方的能力,削弱了地方領導人的權力,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無政府狀態。
普京從超黨派立場出發,同議會所有主要政治力量積極對話,尤其注重緩解同俄共等反對派的矛盾,從而結束了最高行政當局和議會的長期對立狀態,總統和政府提出的許多議案在議會得以順利通過,使俄政壇出現了多年未見的穩定局面。
去年9月,普京宣佈成立由所有聯邦主體首腦組成的國務委員會,調動了地方領導人參與國家決策的積極性,加強了中央和地方的合作,促進了國家大局的穩定。雖然今年3月俄共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案,但這僅是俄共為了強化自身的反對派形象而採取的行動,根本未對普京政權構成實際威脅。
普京執政的基本政策十分明確,即努力擺脫逐步淪為 “二等國家”的現實,重振大國地位。普京支援市場經濟改革,但俄不會重復過去一味仿效西方國家的作法,目前俄正努力恢複國家調控體系,加強發展高效的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經濟模式。
普京領導下的俄經濟明確了四個基本方向。第一,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優先發展高科技及科學密集型經濟,實施合理的結構政策,循序漸進地實現經濟改革;提高投資積極性,刺激生產增長;打擊經營和金融信貸領域的有組織犯罪。第二,針對私有化政策中的失誤,同時為了保持改革的連續性,俄不重新實行國有化,但停止了成批低價出售國有企業的作法,今後要出售的主要是經營效益差的企業,國民經濟中的戰略性企業將維持國有制或由國家控股。第三,改變通過舉債彌補財政虧空的金融政策;改革社會福利體制,以求增收節支;嚴格控制外匯流出;重組債務,減少內外債務。第四,擯棄重金融、輕生產的不良傾向,努力扶持本國生產者;政府制定了化工、汽車、輕工業和高科技等領域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並下調增值稅和利潤稅稅率,減輕企業負擔;運用海關手段保護本國生產者和市場。
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俄經濟持續好轉。2000年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7.6%,國家財政從連年赤字首次轉為盈餘,當年底國家杜馬通過了第一個無赤字預算。
在外交領域,一方面普京把確保國家安全和為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作為俄外交的出發點,明確了外交的務實性;另一方面他利用俄在國際上的傳統地位,主張建立多極世界新秩序,積極參與中東和朝鮮半島等一些地區問題的解決進程,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俄的國際影響力。
獨聯體、歐美和亞洲是俄外交的三大優先發展方向。在普京的決策下,俄外交自西向東逐一展開。一年來,緩解了獨聯體四分五裂的局面並遏制了美國在原蘇聯地區的擴張勢頭;擺脫了因科索沃危機、車臣戰爭所造成的俄同西方關係進一步緊張的陰影,恢復了同北約的接觸;在亞洲以中國、朝鮮半島、印度和越南為重點,推動了俄在亞洲的外交。另外,俄還恢復和加強了同伊朗、伊拉克和古巴等國的關係,進一步擴大了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周旋的餘地。
一年來,普京通過加強中央權力,穩定了國內政局;通過調整經濟改革方向,促進了經濟持續復蘇;通過明確外交戰略,取得了外交上的新突破。但是,在鞏固俄政局穩定、進一步擴大經濟復蘇勢頭以及處理好俄美關係等方面,普京仍面臨重大挑戰。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