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28日訊】 中美軍機在南海上空擦撞之後,二十四名美國偵察機機員回到美國,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另方面,與美偵察機擦撞而犧牲的中國空軍飛行員王偉,在中國也獲授「海空士」的英雄榮銜。兩機相撞,若查明是非對錯,不可能兩架飛機的機員都是「英雄」,除非兩架飛機所屬是兩個敵對國家。
美國國防部正就美國的太平洋戰略及各軍種配備進行全面檢討,美國國務院也正進行有關東亞戰略的重新評估。這方面的評估已陸續透露出一些訊息,其要點就是:美國將戰略焦點,從歐洲、中東轉移到亞太地區,並以中國作為攸關美國國家安全及亞太利益的最主要假想敵。
負責這項評估的,是美國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主任馬歇爾。馬歇爾現年七十九歲,尚未退休,是國防部的不倒翁。他是歷任國防部長的顧問,在預測大趨勢方面聲譽卓著,例如預見到蘇聯的衰敗。他有一批忠心的後輩,他們以馬歇爾的弟子自居,他們包括現任空軍部長、國防部的幕僚長等人,現任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是馬歇爾的仰慕者。
馬歇爾認為,中國正尋求成為霸權國家,他預測中國數十年後,由星導引的導彈均能擊毀美國的航空母艦。他說,中國並不希望見到美國在亞洲的勢力膨脹,中國經常對美國在亞太的盟邦製造難題與麻煩,而中國也總是試圖獲取美國軍事上的機密。當外界問馬歇爾,是否認為中國是美國的敵人時,馬歇爾雖無正面回答,但給人的印象是「正是如此」。
馬歇爾的戰略思想,影響拉姆斯菲爾德,也影響布殊,形成掌權的鷹派勢力。但在美國國內,以及在國際盟友間,對美國這種戰略轉移卻遠未有共識。太平洋美軍總司令布萊爾表示,馬歇爾過分誇大中國對美軍的威脅。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主席歐尼爾認為,美國的「假想敵」戰略「完全是錯誤的思維」,「美國在二十一世紀需要的不是假想敵,而是一個以整體問題(如恐怖分子、生化戰)作為戰略思考的對象」。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教授羅德明(LowellDittmer)認為,馬歇爾的戰略是冷戰時代的思維,那時東西兩個經濟集團各自運作,而如今已是全球化的時代,中美兩國互相提供給對方龐大的市場,形成互相依存的經濟關係,若採用冷戰時期的戰略,會在經濟利益上付出高度風險。
原載《蘋果日報 》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