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22日訊】 網路泡沫如同奶沫咖啡裡的奶油沫,得先被撇出來。儘管網路股已經歷了長達一年的沉澱,高盛的分析師仍認為其餘沫未盡。
含義:小心!科技股費而不惠
據新浪報道﹐這是高盛的技術小組對「泡沫」進行量化研究後的結論。「泡沫」也稱過高的技術開支,也就是那層浮在上面的奶油沫。
該小組對「網路迷思」曾創造的營收進行了評估。我們現在所說的網路迷思認為:只有在市場處於牛市時網路公司才能生存;而傳統公司的開支相對而言就顯得缺乏戰略性和長遠眼光,也缺乏反應能力與探索精神。
一度在軟體、服務器、路由器、存儲設備、網際廣告和網上咨詢服務上的過度支出,曾創造了輝煌的營收,令人人都盲目地相信這種營收只會越攀越高。
根據高盛的研究,98年至2000年,每5美元的技術支出就可產生1美元的營收,即技術營收率高達20%。
結果是,膨脹的營收成了分析師進行推理的出發點,續而產生了過高的銷售和盈餘預期。然而,這些預期自2000年3月達到頂峰後,便一次次地遭到調降。
假設高盛的分析結果無誤,今後還會出現更多的盈利調降現象。
這一無情的結論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此前的經濟衰退掩蓋了「網路泡沫」所產生的嚴重後果。
參與起草研究報告的高盛分析師湯姆-伯奎斯特(Tom Berquist)稱,「有些投資者認為營收與盈餘的下降主要是受到了經濟衰退的影響,而不是因為傳統實體公司的開支過高。」
他還指出:公司的額外支出過高,因此無法收回的投資會「比投資者想象的還要多」。
該報告對37家排名最前的公司進行了研究,這些公司包括:Siebel Systems (SEBL)、甲骨文 (Oracle) (ORCL) 、 I2 Technologies (ITWO)、 BEA Systems (BEAS)、 Check Point Software (CHKP) 和微軟(Microsoft) (MSFT)等。
結論:當經濟終於開始有所好轉時,市場預期的銷售與盈餘可能只會如奶油沫般曇花一現。
Bluelight將重投母公司懷抱
有消息說,又有跡象顯示網上公司將紛紛回歸母公司:Bluelight近日內將宣佈不再以獨立身份存在。
Bluelight於99年12月由Kmart與Softbank Venture Capital創建,Yahoo (YHOO)也參與了該公司的創建,授權其網站使用Yahoo的標志和My Yahoo的各種功能。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傳統公司應建立獨立的網際部門,使其不至受到母公司官僚作風的影響。畢竟,網路會帶來新的營收且成本低廉,還會產生一批具有探索精神的網路精英。而且,市場也樂於為其付費。
而現在普遍的看法則認為,網路如果不僅僅是宣傳與行銷工具,那它也只不過是產品的一種分配管道。
以目前的觀點,Bluelight回歸戰略對投資者與雇員來說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一文不值的Bluelight期權至少可以變為 Kmart (KM)的股標。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