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20日訊】 去年十二月,香港明鏡出版社推出大陸學者單少傑的新著《毛澤東執政春秋》,受到普遍好評。
單少傑博士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他從1993年開始寫作這本《毛澤東執政春秋》,歷時六年,多次修改,於1999年完成。全書共767頁,大約五十多萬字,正文分爲六篇,第一篇導論,暴力與政權,第二篇,建設,大躍進與廬山會議,第三篇,轉折,七千人大會與八屆七中全會,第四篇,第五篇和第六篇都是講革命,分別是四清運動與文藝批判,以及文化大革命。最後是尾聲,結束語。
正文之前有兩篇序,一篇序言的作者是李銳,李銳曾經當過毛澤東的政治秘書,李銳說,不徹底清理毛澤東的問題,不徹底查明中共建政前三十年走過的大大小小的彎路,不徹底弄清“左”爲什麽根深蒂固的全部歷史,我們就還會犯錯誤。李銳稱讚單少傑博士“將毛澤東嚴厲地擺在歷史天平上,很少顧忌,暢所欲言,敢言人之不敢言”。另一篇序言的作者是著名史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余英時。余英時強調,單少傑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是寫了一部真實可靠的當代歷史,而且還是要重建價值系統,使中國人恢復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單少傑把他的書取名《毛澤東執政春秋》,這“春秋”二字,表示作者繼承孔子作春秋的傳統,在記述中有褒貶,在忠於歷史事實的前提下堅持道德評判。
我們知道,關於研究歷史,寫作歷史,應不應該加進作者自己的價值評判,這個問題在史學界一直有爭議。有些歷史學家認爲,歷史學的任務是挖掘歷史事實,忠實地描述事實,此外,還可以對歷史進行解釋,說明各種事實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在這派歷史學家看來,寫歷史不應該加進作者自己的價值評判。因爲作者決心對歷史進行褒貶,表達自己的是非善惡觀念,他就容易歪曲事實,任意地剪裁歷史。這種批評當然有它的道理。過去,毛澤東要求人們爲革命研究歷史,要求人們按照共產黨的意識形態研究歷史,寫作歷史,說什麽要把被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結果使歷史研究變成官方宣傳,造成極其惡劣的後果。不過在我看來,對歷史的描述、解釋,和對歷史的褒貶,對歷史的道德評判並不是矛盾的。我們完全可以本著忠於史實的原則描述歷史,解釋歷史,同時又對歷史作出道德評判。我相信,如果你既不滿於真實,又不屑於虛構,你就可能成爲一個很優秀的歷史學家。
單少傑這本書有個特點。過去,人們在談到毛澤東獨斷專行時,對其爲所欲爲方面談得較多,而對其遭遇抵制方面談得不夠。單少傑在《毛澤東執政春秋》一書中強調,在共產黨最高決策層中,除了毛澤東以外,幾乎所有成員都曾先後不同程度地作過努力,來阻止毛澤東的一意孤行,呈輪番抗爭之勢,並最終置毛澤東於孤家寡人之境地。李銳認爲,作者的這種描述是合乎事實的。
可是,這又引出一個問題:既然中共高級領導人都先後抵制過毛澤東,爲什麽總是抵制不住?不是說毛澤東落到孤家寡人的地步了嗎,爲什麽毛澤東還能扭轉乾坤,反倒把別人通通打倒呢?你可以說這是因爲毛澤東特別精於權術,今天拉著張三打李四,明天又拉著王五打張三,反對者方面卻老是鑼齊鼓不齊,結果讓老毛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可是,爲什麽反對者方面老是鑼齊鼓不齊呢?在廬山會議上,在文革前夕,中共高層中,不贊成毛澤東的人分明占多數,可是他們爲什麽不能成功地抵制毛,反而讓毛牽著鼻子走呢?同樣的問題在今天又重復出現,譬如江澤民鎮壓法輪功,一開始就不曾得到多少人的堅決支援,鎮壓了一年多都未能奏效,麻煩越來越大,高層中不滿的人也越來越多,可是,江澤民依然可以悍然不顧內部的種種不滿而一意孤行,還能變本加厲,搞成一場文革式的運動。由此可見,作者對這個問題的分析研究還可以再進一步深入。
總之,單少傑這本《毛澤東執政春秋》是一本好書,它對當代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其重大的問題給出了翔實的描述和深刻的探索,作者貫穿全書的道德批評精神尤其令人敬佩。值得向廣大讀者認真推薦。
──原載《北京之春 》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