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2日訊】 據美國媒體披露﹐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極力向布什進言﹐要調整美國的防務政策﹐將注意力由遏制俄羅斯和維持歐洲和平﹐轉往太平洋地區﹐把太平洋地區作為美國主要軍事行動區域﹐加強美軍在該地區的部署。
據報道﹐美國加強亞洲部署所針對的主要對象是中國﹐因為該地區存在著與中國直接關聯的潛在沖突﹕台灣問題以及南海爭端。拉姆斯菲爾德認為﹐隨著中國日益強大﹐“中國的目標在美國的雷達上變得愈來愈大”﹐美國在該地區與中國發生直接軍事對抗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三種模式庇護台灣
在未來美國對台灣局勢的干預中﹐美第七艦隊將充當“急先鋒”。據報道﹐該艦隊擬定的對華作戰預案中﹐主要采取以下三種軍事行動模式﹕
“越南模式”﹕像當年參與越南戰爭那樣﹐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對中國大陸實施重點海上封鎖和快速部署。1972年春天,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松于5月9日宣布對越南北方沿海地區實施海上封鎖。第七艦隊航空母艦在8個月內共出動艦載A-6﹑A-7型攻擊機布雷近400次﹐越南近70余艘船舶觸雷沉沒﹐基本切斷了越南同外國的海上交通聯系﹐對南方戰場物資供應產生了巨大影響。這種模式可能是美軍第七艦隊未來干預台海局勢采取的最主要模式。近年來﹐隨著台海局勢的緊張﹐美軍在其軍事演習中﹐加大了海上封鎖作戰課目的演練。
“朝鮮模式”﹕像當年爆發朝鮮戰爭那樣﹐美軍出兵台灣﹐直接與中國進行交鋒。1950年6月27日﹐美軍第七艦隊侵駐台灣﹐該艦隊開始派出兵力在台灣海峽巡邏﹐阻止解放軍。1954年2月2日﹐美國與蔣介石簽訂了“共同防御條約。1955年2月﹐解放軍攻占一江山島后﹐為避免附近島嶼國民黨守軍被消滅﹐第七艦隊派出大量兵力直接支援和掩護國民黨軍2.5萬人從大陳島﹑漁山列島及披山列島等島嶼撤往台灣﹐同時強行擄走島上居民1.5萬人。
“日本模式”﹕設想台灣被占領后﹐美軍采取當年打擊在新不列顛島日軍的作戰模式﹐將解放軍殲于台灣島上。1943年﹐為了孤立日軍在新不列顛島的重要基地拉包爾﹐麥克阿瑟制定了“艾可頓”作戰計划﹐奪取新喬治亞島群。在新喬治亞行動的實施過程中﹐美軍第七艦隊擔負了主要攻擊力量。該艦隊進行預先偵察﹐掌握了島上日軍的兵力部署和地形特征。當年6月22日﹐美軍第七艦隊登陸成功﹐將島上日軍全部殲滅。
背景資料:第七艦隊
在美國海軍的建制序列中﹐第七艦隊隸屬于美國太平洋艦隊﹐是美國最大的海外攻擊型的武裝力量﹐擁有50~60艘艦艇﹑350架作戰飛機及6萬名海軍與海軍陸戰隊官兵。
第七艦隊屬下的海軍主戰陣容中﹐以小鷹號航母最為引人注目。這艘排水量86000噸的航空母艦載有85架作戰飛機﹐是艦隊空中打擊力量的主要載體。其次就是“藍嶺號”大型指揮艦﹐排水量為18500噸﹐代表了美國海上綜合作戰指揮能力的最高水平﹐裝備有先進的“聯合海軍指揮信息系統”﹐多台超級計算機﹑數百台終端與衛星﹑導航﹑預警﹑通訊及全球定位系統相連﹐可同時對來自地面﹑海上﹑空中﹑水下的多類電子情報進行實時綜合處理﹐是名副其實的戰時海上指揮中心。
第七艦隊配備有大約200架艦載作戰飛機﹐主要機種為F-14“雄貓”戰斗機和F/A-18“大黃蜂”戰斗機﹐均具備全天候攻擊能力﹐可攜帶和發射“海雀”﹑“響尾蛇”等空對空導彈以及激光制導炸彈。其余150架作戰飛機主要承擔預警﹑反潛﹑掃雷及電子干擾等任務。
第七艦隊的主要打擊手段是導彈﹐共配備了各類導彈12種﹐分為空空﹑空地﹑地空/航空﹑艦艦四種類型。比較著名的有﹕戰斧式巡航導彈﹑三叉戟潛射洲際彈道導彈﹑魚叉式﹑軍旗式反艦導彈以及反輻射﹑精確制導導彈等。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