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17日訊】道德是人長期形成的、靠內心善惡觀做標准來約束行為的一种特殊社會現象。古人談道德,“道”,原指人行的路,在此表示事物的本體 及變化所遵循的規律。而“德”和“得”意義相近,指人的行為由 “道”所得的規律或性質。“德”是“外得于人,內得于己也”(許慎語)。從倫理學角度說,它是“以善念存于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以善德施于他人,使眾人各得其益”。
有西方學者認為:“道德是人控制低意識激情,找出一個內心理性的代言人,即滿足個人欲望又不違背外界和內心的規范的适應力量”。 西方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巴德法則)及“自由”、“平 等”、“博愛”等基本道德思想。
用來調解社會中人際關系的道德理念規范,來自人性的基本需求。人要求愛与被愛的欲望,決定道德理念按照善的原則建立起來。人對他人所具有的善念、支持的精神活動,是道德的源泉。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仁”是中國傳統道德中的“眾德之德”,而“惻 隱之心”是人同情親愛他人的心理活動。
雖然現代社會經濟關系對道德理念有極大影響,但它超功利性的特點 十分突出。人一出生便處于家庭道德培養和熏陶之中;略長大后受進 一步的道德影響;這期間主要由學校教育來完成。畢業后,人們走向 社會進入獨立生活,受社會教育,常從事受道德評价的活動。人從幼年開始、經以上過程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道德意識,一般可保持終生,除非遇有重大生活變故所導至的思想影響令其改變。
道德作為心理活動,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這种力量依賴道德的維持方式,也就是對人道德意識及規范的形成和維系起決定作用的外在形式。
由此可見,古今中外的道德,無論從主要內涵或目標上看,都是在于使社會人際關系處于最佳狀態,社會成員各取所得、相安相好,整個社會協調和諧地發展。盡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社會形態下,道 德意識和規范有所不同,但人類道德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對人的价值的尊重、人与人之間普遍的相互關愛。
從整個人類來看,既然人性的基本性質如此相近,那么所有的人的社會相處相安的共同規則一定存在。也就是說,存在著普世的、具全人類性的道德規則。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道德已具 有較多的寬容性;人的价值觀也具有多元化的傾向。所有這些有效地協調了各种价值取向。以致最具全人類性的自由、平等、博愛的道德精神,在人類步入世界大家庭的關健時刻,正逐漸占領人們的心靈。
原載《凱迪網絡 》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