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15日訊】 上海近年的發展勢頭甚佳,成為中國第一大城市、全國金融中心,大有取香港地位而代之的趨勢。港滬兩大城市的比較是近年的「熱門話題」,但過去多個研究報告都認為,上海最終將會超越香港,或完全取代香港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等位置上海正在崛起,香港正在衰落。
這種預言式的推斷是閒談的好題目,但實際參考價值則令人懷疑;愈是開放的經濟體系,要準確預測其未來發展就愈困難,因為變數大多香港財政司經常對赤字和庫房收入「測不準」,就是由於外圍環境千變萬化,一年前的預測到了年底往往會落空。上海以前是中國計劃經濟的重災區是大型國企的大本營,現在脫胎換骨,經濟增長一日千里,除了歸功於中央政府的大量投資,還因為經濟體平日漸開放。換句話說,上海以後的發展也愈來意依賴外圍經濟的盛衰起落,故此要準確預測十年、二十年後的上海經濟,其準繩度有多大,自然令人懷疑。至於預測十年後、二十年後的香港,更加毫無意義。八十年代學術界的熱門題目之一是美國和日本比較,當年日本產品橫掃全球市場,日本富商財大氣粗,「日本第一」,對照美國的窩囊,令很多人相信「美國已死」,日本無敵。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又有誰可以預測到今時今日的美日盛衰竟完全換了位置?
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昨天發表的「香港及上海城市競爭力比較」報告,是少數逆流而上、運用平統的「金字塔三級構面」架構,從經濟持續發展條件、引入投資環境及形象三個基本層面,分析比較上海和香港的競爭力,結果發現「香港在現時多項競爭力指標上仍領先上海,整體條件較上海更具國際城市競爭力」。說這個報告逆流而上,是因為過去很多同類的研究都是抑港揚滬,中大的研究則肯定了香港仍較上海優勝;港人在金融風暴後妄自菲薄,自我形象低落,中大的報告卻肯定了香港的競爭力絕不低於上海,對香港人來說應有相當大的鼓舞作用。
但是,現狀並不等於未來,不管滬港現在孰優孰劣,未來又會如何,誰都不敢作肯定的判斷。在大部分人都在吹捧上海如何了得之際,我們也為香港「打打氣」,指出上海的若干缺陷——
先說金融中心。上海證交所是全國A股的集中地,故此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但要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的條件仍未成熟,包括人民幣還未全面自由兌換、沒有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外匯市場外資也不能自由進出。要邁向成為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仍有遙遙長路,其他如法律架構、資訊自由流通等因素尚未計算入內。
其次是工貿和航運中心。上海是全國工業、商貿、航運等中心,大批產業已經與國際烴濟接軌,外貿增長率也列全國首位。但是當中國加入世貿之後上海在多個領域內都會遇到外資企業衝擊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傳統工業,如紡織、輕工、冶金、建材等。還有近年在上海發展得頗為理想的通訊、資訊科技產品、汽車、生化醫藥等很多都仍在「初生」階段,難與外國競爭。最後還有服務業如金融、保險、郵電通訊等,都是受國家保護的產業,一旦門戶大開,上海能夠抵擋得住嗎?
發展航運業,必須要有深水港,上海是沖積灘,沒有深水港,一流的深水港其實在寧波,上海要成為航運中心,還得與寧波合作。
第三是物流和貨運中心。上海雖然陸續建成縱橫交錯的運輸網,但海關仍然受制於中央,上海沒有控制海關的自主權,但香港卻有「獨立」的海關,對物流的自由出入有高度自主權,毋須完全聽命於中央。
我們無意貶低上海的潛力和優越條件,但香港人也毋須在上海的追趕之下垂頭喪氣,因為香港仍有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如果香港最後在競爭中落敗,不是由於上海崛起,而是由於自己的不長進。
──[信報] (二00一年五月十五日)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