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13日訊】 早前傳出香港政府曾向廣東省政府提出﹐將香港的垃圾運往與深圳接壤的地區棄置﹐被環保組織批評為「不道德的交易」。事實上﹐垃圾成災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垃圾的棄置和處理更牽涉到國際的不平等關係﹐發達國家往往將己所不欲的有毒廢物輸出予貧困的國家。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例如﹐現任美國財政部部長就曾經說過﹕「我認為﹐在低收入國家傾倒有毒廢物的經濟邏輯﹐是無可厚非﹑合理非常的﹐我們要面對現實……非洲人口稀少的國家﹐是可以容許更多的污染的。」
他說這番話時﹐他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國基組織的政策是推動全球化﹐推動自由貿易﹐而自由貿易論者的典型想法﹐就是每個國家有不同的「比較優勢」﹐例如一些低度污染的國家﹐就有「優勢」去接受更多有毒廢物。難怪在最近一連串的反全球化示威當中﹐環保團體都是核心分子。
窮國可接受更多污染﹖
香港今日要將垃圾問題輸出到內地去﹐不知是否也抱同樣邏輯﹖事實上﹐面對不平等的國際分工﹐發達國家經常將廢物處理的問題轉嫁予發展中國家。由於發達國家的環境保護法例普遍比發展中國家完善﹐處理廢物的成本也就相對較高。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在追尋「比較優勢」的驅動下﹐將一桶又一桶的有害廢物傾倒在發展中地區。下面不妨用兩個發生在亞洲的例子﹐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日本→東南亞﹕日本一向透過焚化爐來處理垃圾﹐所以也是世界上製造最多二欒英的地方。但是最近幾年﹐日本開始貸款東南亞國家建設焚化爐﹐負責處理日本運來的垃圾。環保團體批評日本的做法等如是輸出毒氣。不幸的是﹐除了日本外﹐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亦貸款予貧窮國家建設焚化爐。
不道德交易惡例甚多
台灣→柬埔寨﹕一九九八年聖誕節前夕﹐全球最大的PVC塑膠企業台灣塑膠集團﹐將三千噸受水銀污染的有毒廢物﹐鬼鬼崇崇地棄置於柬浦寨沿岸的小鎮﹐以為可以瞞天過海﹐把這些儲存廠內廿年也無法安全處理的毒物﹐來個一了百了﹐怎料一個落貨的碼頭工人和一個曾到船上的村民﹐不久之後突然死亡﹐身上明顯出現中水銀毒的症狀。結果引發恐慌﹐當地居民爭相逃離家園﹐令死亡人數再添五人。事後台塑收回毒物﹐但仍試圖將其運往其他國家﹐卻紛紛遭到拒絕。
以「善於處理垃圾」馳名的國家又如何﹖以德國為例﹐垃圾分類回收做到十分嚴謹﹐簡直到了「全民皆兵」的嚴陣以待境界。可惜﹐分了類的垃圾被運到第三世界去「再造」﹐不單浪費能源﹐在「再造」的過程中﹐更為當地製造了不少污染。
本港現時所回收的廢物﹐大部分都會被出口﹐只有小部分在本地進行再造。在如此不公平的結構下﹐富人及富國便高高興興消費﹐搞點回收安頓良心﹐實質上持續破壞各地的本土經濟。在全面發動全球建立消費社會﹑商品經濟的浪潮下﹐這種為貧者及貧國製造垃圾災難的趨勢便會一直惡化下去。
富國繼續高興地消費
發達國家輸出有毒垃圾﹐不單為發展中地區帶來極為嚴重的環境破壞和健康問題﹐而且更鼓勵企業繼續妄視現行生產和消費模式的環境代價。當我們不需要為自己製造的垃圾負責時﹐我們自然心安理得地繼續不可持續的發展﹐與此同時﹐在發展中地區的人民卻要承受我們送給他們的苦果。而且﹐有害垃圾對環境的破壞﹐最後還是會影響到地球上的每一個人。輸出垃圾的做法只是延遲危機的降臨。
事實上﹐我們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去處理垃圾問題。最近香港一些環境﹑勞工﹑社區和女性團體發起了「綠色聯盟」﹐推動政府建立完善的廢物回收制度﹐一方面可以減輕垃圾問題﹐合乎環保原則﹐另一方面更可以為基層工人製造就業機會。與輸出垃圾的建議相反﹐「綠色聯盟」建議從社區的層面手去解決垃圾的問題﹐這種鼓勵每一個人為自己製造的垃圾負責是最好的環保教育﹐亦是香港邁向可持續發展中不可少的環節。
(《全球化監察》網址﹕//globalmon.uhome.net)
──轉自《明報 》,作者為﹕《全球化監察》編輯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