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11日訊】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這兩天正在香港。
他來香港幹什麽?據說是來出席以“亞洲新一代”爲主題的“ 2001《財富》全球論壇香港年會”。不過,在我看來,他不是來開會,而是來收“租子”的。這話聽起來奇怪。克林頓是美國前總統,又不是中國地主或租賃業主,怎麽收“租金”收到中國香港來了?要知個中原委,聽我下面分解。
請各國卸任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作爲“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訪問中國,是中國長期以來一直貫徹的一項外交國策。比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福特,前國務卿基辛格、布熱津斯基,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英國前首相希斯,希臘前總理帕藩德裏歐,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和田中角榮,等等,都曾經被多次邀請來中國,下榻于高級賓館的總統套間,洗塵于風景名勝的山水之間,品茅臺美酒,睹花容芳顔……即使他們作爲某跨國大公司的顧問來中國“business”,也會受到盛情款待,受到中國領導人接見,業務也容易成交,以便讓“老朋友”收取高額顧問費。
你可以說這是中國人不忘舊情的傳統文化在外交上的體現:你投梨,我報桃;你在任內對我“親”,我在你卸任後對你好。但如果你認爲事情的意義僅限於此,那這就不是外交,而是“私交”。其實,“桃”是報給離任者“吃”的,“戲”是做給在任者看的。它在外交上的示範效用,是鼓勵那些有關國家的現任首腦做對中國有利的事(投梨),以便自己離任後能象他的前任一樣,到中國來領“桃子”。
利用公職爲自己謀取利益,這在政治經濟學上被稱爲“尋租”行爲。掌權者“出租”原本不屬於他的權力,以滿足“承租人”(直接從掌權者對權力的某種使用方式中獲益的人)的某種需要,事前、事中或事後從“承租人”那裏獲取回報。在我們的案例中,“出租人”是某國首腦,“承租人”是中國當局,支付“租金”是在“出租人”離任之後,是“事後支付”。
如果這項買賣在國內進行,叫做“國內尋租”,中國是國內尋租生意最繁榮的國家之一;如果這項買賣在國際間進行,比如在美國總統與中國領導人之間進行,就可以叫做“國際尋租”。中國善待前總統的外交行爲,其意是在鼓勵現任總統進行“國際尋租”。越善待前總統,或者說對前總統事後支付的“租金”越高,對現任總統的誘惑就越大,信譽也就越好。在現任總統看來,這是“履約”行爲,是信譽卓著的表現。
克林頓先生剛上臺的時候,對這類“國際尋租”行爲可能還沒有概念,跟中共的關係一度非常緊張。越接近第二任總統任期屆滿,越想象離任後的晚景淒涼,對中國進行“國際尋租”的興趣就越大。就如同他越進入離開白宮的倒計時,就越有爲他的內弟簽署一項特赦令的緊迫感一樣。前者是國際尋租,後者是國內尋租,因爲被赦免者給克林頓的內弟支付了20萬美元的“租金”。
爲了離任後到中國尋租,克林頓在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盡心盡力爲中國做事。與江澤民在各種場合熱烈擁抱,和江保持熱線聯繫,給他大國領袖的感覺,還稱讚江是有魅力的世界領袖,把中美關係塑造爲“戰略夥伴”關係,拖延MND計劃,對中國取締法輪功和收捕政治異見者的行爲保持沈默,爲給中國PNTR不遺餘力地遊說國會……所有這一切,如果有什麽代價,是美國支付;肯定有收益,則是克林頓本人領取。他這次去香港,是分期分批領取這項“租金”的第一次。江澤民要讓世界財界的領袖們看看,到中國投資,有克林頓幫忙,他們肯定不會失望。這對克林頓先生意味著什麽,是不言自明的。
在中美關係十分微妙的時刻,中國適時地開展“前總統外交”,邀請克林頓到香港和江澤民會晤,並不指望他真的能影響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布希不是民主黨總統,克林頓對他的影響力有限;而是要提醒小布希,中國對待離任總統的態度,是根據他在任上對待中國的態度來定的。他的父親對待中國的態度不如克林頓好,但還不算很不好,所以,他還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他還可以到中國尋租,但給他的租金可能沒有給克林頓的高。要想提高整個布希家族在中國未來的租金數量,小布希就要改善對中國的態度,這才是克林頓出席香港財富論壇會議的符號價值。
所以我說克林頓是到香港“收租子”的,而且是收給小布希看的。
2001年5月8日于美國麻省康橋
──原載《信報 》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