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10日訊】第26屆世乒賽打到最后,男子單打只剩下4名中國選手了,他們是庄則棟、徐寅生、李富榮、張燮林,此刻已不存在冠軍旁落的問題。但在半決賽中,4位超一流選手打得并不精采,曾在團體賽中連扣星野十二大扳的徐寅生退出了近台,多次放出高球,使庄則棟輕而易舉地以3:0獲胜。另一個把星野、三木打得暈頭轉向的張燮林也失去了“怪”勁儿,他削的球不低也不轉,李富榮沒費什么大勁儿便進入了決賽。在爭冠亞軍時,場上沒有奪魁的白熱化气氛,庄則棟左右開弓,打得揮洒自如,李富榮華麗的大扳扣殺,更增添了表演色彩。
根本沒有人在考慮這是不是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委員會把几億人摒棄在它的大門外,几億人也自然把它視為無公正可言的机构。在崇尚“一元化”、“大一統”的時代,從運動員到觀眾,都不會對“讓球”這种做法有任何非議。
到了第27屆世乒賽,又重新籌划确保中國選手的戰略。中國男選手以令人信服的實力橫掃千軍,庄則棟“使勁快打”的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張燮林魔術師般的削球,使三木圭一無所适從,賽后他抓耳撓腮地對在場的記者說:“張的削球猶如一團火,落在我的球案忽的一下燃燒起來。”木村興治更坦蕩地說:“我所以輸給張,是因為我比不過他。”在單打比賽中,最后4名選手又是中國人。有個插曲是隊領導本想安排另一位選手去拿男單冠軍,可惜外國選手不會給他開道,這一關沒過去,使冠軍易人的想法落空。決賽又在庄則棟和李富榮之間進行,其實情又像
很多人所猜測的那樣。
又過兩年,28屆世乒賽在南斯拉夫盧布爾雅那舉行,世界乒壇史上的一大奇跡出現了。連續三屆比賽,單打冠亞軍都是同樣兩個人,這不僅前無古人,也后無來者。李富榮站在矮庄則棟一頭的領獎台上,也許他內心深處有微微的惆悵和失落,但60年代的人只要學習一下毛主席有關“顧全大局”、“無數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生命”的語錄就會想通的。況且,他能登上亞軍獎台,也有隊友開道的功勞。在女隊,勇胜匈牙利高基安和日本關正子的小黑馬李莉,也在半決賽中讓給了林慧卿,她對“讓”表現得相當坦然。庄則棟高高舉起獎杯,在巨大的榮譽面前,他顯得很平靜,几屆比賽,他都說:“我只代表集體來領領獎杯。”他雖然落下了“被讓”的名聲,但他絕不是紙老虎,而是任何選手遇見都要生畏的鐵老虎,他是中國乒乓球當之無愧的頭把交椅。李富榮与庄則棟雖在文革后有諸多恩恩怨怨,但他承認有兩屆他的實力不如庄則棟,另一屆則有一拼,他說正常情況下他可能拿到一次冠軍。
應該正視的是,我們不能因為庄則棟后來在政治上犯了錯誤而貶低他的成績,也不能因為讓球而認為他的冠軍是白揀的。沒有一個人能像庄則棟,在連續3屆團體賽決戰中有如此顯赫的戰功,也沒有一個人像他在3屆單打賽中連續淘汰了最強勁的外國選手荻村、木村、高橋浩、紹勒爾。在28屆賽后不久的第二屆全運會与1966年春的全國賽上,庄則棟在國內真刀真槍的比賽中都獨占鰲頭。庄則棟同時代的球友庄家富說,庄則棟在內部比賽中曾經保持過几十場全胜記錄,這樣的內部比賽成績是鄧亞萍都達不到的。他的三連冠的含金量是很高的,當然其它選手若真打也不是沒有當冠軍的可能,他們也做出了犧牲。這些60年代的年輕人,是一代人風貌的縮影,他們那樣單純、狂熱,他們那樣發自內心地去接受組織的選擇。中國大地上几億青年的追求都伴隨著個性的泯滅,他們的理想与熱忱也在被畸化(一年后爆發文革,青年人的角色也證明了這一點),“讓球”在當時又有什么可非議的呢?做為“被讓”者庄則棟后來的經歷,使他難以對當時的“被讓”做公開的解釋,這一事情的全部真相可能還有未透露出來的內幕。他在盧布爾雅那第三次舉起斯韋斯林杯時,他那濃黑眉毛下的大眼睛凝視著前方,那真誠的微笑与英雄气息,曾使多少
中國人欽佩,又使多少姑娘傾倒,以至20年后他与妻离异,竟收到千余封求愛信,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當年曾愛慕過他的女性。此時的他怎么也不會想到,一年后他會變為“假勞模”和“反毛澤東思想”的“現行反革命”,會被打得渾身腫脹、遍體鱗傷。他也不會想到,文革后的五年他成為建國后第一個訪問美國的代表團團長,之后他又會變為一位政府高級官員,犯了政治錯誤,做出了他自己也會懊悔終生的事。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