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台灣整體在向下沉淪

李怡

人氣 1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27日訊】 台灣變天一年,民調有六成四受訪者認為,台灣整體在向下沉淪,那是絕不為過的反應。試想民進黨執政一年,究竟推動過甚麼政務?有過甚麼政績?光是一個「核四」,就耗盡了元氣後又重回到原點;兩岸關係方面,更是在承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法、是不是中國人、有沒有「九二共識」的問題上反覆爭議,而最後換回一個對「九二共識」不置可否,並以「統合」來取代「統一」的模糊政策。單是這兩件大事,就擾攘了幾乎一整年,不但談不上有任何建樹,反而給投資人士帶來了政策的不明朗因素,導致股市大跌,企業出走,內外資外移,經濟成長每下愈況,失業率逐月上升。

林毓生去年忠告政權轉移可能產生的三個問題都一一出現。第一,是少數黨政府很難推動政務,結果一年來朝野尖銳對立,造成行政與立法日日爭吵;第二是執政黨內派系林立,結果是一年來執政陣營步驟、意見不一,獨派、反核的派系一直扯陳水扁「新中間路線」的後腿;第三是陳水扁的競選本領不但不能轉為領導全國的政治家氣質,反而造就了他選舉的情意結,就是當選以後仍熱衷於公關活動,到處演講,出席各種聚會,似乎仍在競選狀態中而不是在處理政事。
至於林毓生所指的當政治家的三個條件,一、熱情,二、責任感,三、冷靜的判斷力。熱情方面,陳水扁具有的是「反核」及「獨立」的熱情,實際上是「不能產生結果的興奮」,因為只會喊「台灣人民站起來」這種口號來作為實現理想的手段,結果不但不能實現理想反而造成朝野與社會的內耗。

在「責任感」方面,他對所作政治決定及政治行為,無法預見其後果及對其負責,而無法預見的原因則是他缺乏「冷靜的判斷力」。他缺乏具備「冷靜的判斷力」的三個條件,即氣度、格局要大,視野要寬遠,內心要寧靜。陳水扁的目光只看到台灣,看不到國際的大勢所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大陸經濟面貌的變化,以及台灣在這個變動的國際環境中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在經濟全球化中,台灣因為沒有處理好兩岸關係而有逐漸被邊緣化的危險。在用人方面,更是整個執政團隊全不吸納財經人才,以致財經政策毫無方向,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說明陳水扁在用人方面缺乏「冷靜的判斷力」。

(轉自<<蘋果日報>>)(//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踢球者》:楊晨返德原委—-多門求助施拉普納 (4/27/2001)    
  • 歐盟境內商品售價差異大 (4/27/2001)    
  • 侯杰: 惡性刑事案件的本質是社會資源的爭奪 (4/27/2001)    
  • 王治郅與隊友相處融洽 (4/27/2001)    
  • 北京傳言中美關係降級 (4/27/2001)    
  • 大陸軍官隨俄潛艇沉沒 (4/27/2001)    
  • 深圳全面封殺音像市場 (4/27/2001)    
  • 港媒體:江澤民下令解放軍提升戰備 (4/27/2001)    
  • 澳洲納賢准留學生定居 (4/27/2001)    
  • 長篇報道:揭開藏羚羊世界之謎 (4/27/2001)    
  • 偵察機遭扣留 傳解放軍已搜獲美軍機密 (4/27/2001)    
  • 大象開始起飛——印度的民主、貧窮和變革 (4/27/2001)    
  • 朱大可妙語”批”王朔 (4/27/2001)    
  • 皇甫茹:古巴的四億和南斯拉夫的一億 (4/27/2001)    
  • 麥克維透露 曾欲刺殺前司法部長 (4/27/2001)    
  • 中共軍控司司長沙祖康揚言報復美國 (4/27/2001)    
  • 中國大陸國企裁員已達657万人 (4/27/2001)    
  • 蘇丹拒絕引渡劫机者要求 (4/27/2001)    
  • 金融時報指中共對軍售案反應溫和是另有所圖 (4/27/2001)    
  • 不能在人才爭奪戰中落後 (4/27/2001)
  • 相關新聞
    不能在人才爭奪戰中落後
    金融時報指中共對軍售案反應溫和是另有所圖
    蘇丹拒絕引渡劫机者要求
    中國大陸國企裁員已達657万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