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收費 到底憑什么?

標籤: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24日訊】眼下,高考生們正在准備進入沖刺階段,而年年看漲的高校學費,使得他們的家長為那一大筆學費的籌集大傷腦筋,他們在千方百計籌資的同時,也在問:到底憑什么收這么多錢?

學生:學校沒付出

那么多成本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近日采訪了一些北京高校在校學生。

中央民族大學法律專業的一位女生認為,現在的學費太高,而且不合理。她告訴記者,他們99級的學費是3200元,2000級的就漲到4500元,這對多數來自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來說,實在是個很大的負擔。而且她覺得學校實際上并沒有花這么多成本。像法律專業并不需要什么專門的教學設備,而且老師特別缺,有時就讓研究生來代課,上課質量也并不好。其他一些文科學生都主要靠自學,所以她認為,從學校得到的東西和付出的學費是不成正比的。住宿條件也很差,八個人住一個宿舍,收費是一年650元。現在高校擴招,學費上漲的幅度太快了,但教學條件、住宿條件并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學校的投資也不合理,像現在投入這么多錢把校園建得這么漂亮,但我覺得目前最需要的是有一個功能齊全的圖書館,現在圖書館的條件太差了,書都是舊的,這一點同學們都非常不滿。從家長來說,也都覺得學費太貴了,但能考上不容易,不至于說嫌貴就不讀了吧。

北京理工大學机電專業的2000級學生告訴記者,他的學費是每年5500元,目前覺得交了這些錢有點“虧”,要是以后實驗條件、住宿條件好一點,覺得還可以。家長普遍覺得這樣的收費太高了,班里一些家境困難的學生有些承受不了。

一個畢業于山西師范學院外語系正在中國人民大學复習考研究生的學生認為,現在大學收費每年都在遞增,他是1996年入學的,學費為每年500元,而97級就突然加到3500元。這种不分專業和院校知名度而統一提高收費的做法顯然不合理。對于研究生也將并軌收費的傳聞,他說現在還不想考慮費用的問題,而要先全力以赴地去复習迎考。目前,有一張研究生的文憑還是比較容易找到好工作的,從這個角度說,上學花費的成本能從今后更高的收入中賺回來,還是合算的。

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管理系一98級學生說,我們的學費是每年2500元,到了99級新生入學就漲到4000元,2000級的又漲了,因為我們的學費每個年級是固定不變的,所以98級的反應并不大。我老家是甘肅平涼農村的,我在北京上學一年的花費大概要八九千元,這還是非常節省的,但這對我們家里已經是不小的負擔。甘肅的經濟不發達,我們農村沒什么產業,我父母在我上高中時就給我攢錢,主要靠養牛,一般一頭牛仔養到兩三年后能賣一千多塊錢。從1994年開始,我們那邊農村的農民主要靠出去打工來賺錢,但我家只有我和父母三個人,沒有勞力出去。我姐已經出嫁了,夫家那邊勞動力多,家境還算可以,我上學就主要靠她資助。具體資助了多少,我媽說都給我記在賬上了,等我畢業以后再還。第一次來報到時,我和父親帶著積攢的5000元錢到北京,除去兩個人路上的開銷,然后交了三千多的學費、住宿費,等到入學軍訓結束后,我身上只剩下不到三百塊錢了。只好寫信回家要錢,當時是我姐給我寄的錢。考慮到家里的負擔,我們農村來的學生一般活動圈子比較小,各种應酬交際少,除了學費和伙食費,開銷上跟高中時沒什么區別。所以一年下來比城市學生要少花五六千塊錢。我覺得家里是盡了最大努力供我上學了,一般農村學生上學都要欠一些債,這要等到我工作了以后再還。

專家:高校有高估

成本的可能

高校收費普遍上漲,北京:按照4200元的底限計算,每年的收費金額至少要比去年多出1000元錢;上海:普通高校學費從每學年3800元上調至5000元,特殊專業更可以上浮30%。

教育部門稱,高校學費標准根据在校生的成本核算。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蔣鳴和先生則指出:“上海漲到多少錢也好,其他地方漲到多少錢也好,他們都認為自己沒有突破25%的比例。因此比例不能變,成本卻可以變。現在,出現了一种普遍高估成本的風气,如果想收5000元的話,就說自己的成本是20000元。”

江蘇省政協科教文衛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蘇金康也認為,現行的收費標准應該相對穩定5年左右,否則可能會產生不應有的社會負面影響。權威机构對大學教育成本的測算為每生每年7000~8000元,而近年來一些學校宣布自己的教育成本已漲至15000~20000元,蘇金康先生質疑某些學校從收支賬目測算教育成本的做法,他認為此舉缺乏科學性也違背經濟運作原則。根据國家有關政策,學生個人負擔現階段只能是教育成本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如果高校收費超過這一標准難免引起收費浮躁化。

家長:成本要透明,

我們不能挨宰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家長普遍對大學收費認可,而對教育成本存有疑問,他們呼吁,教育成本要透明。

一位北京服裝學院的學生家長說,市場經濟的今天,受教育交錢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既然講市場,講教育成本,就要讓我們大致了解這成本到底是多少,讓我們了解我們交的錢到底花在哪儿了,值不值得,像現在這樣,讓我們稀里糊涂地交錢,有點說不過去。

孩子在廣州上學的李先生說,現在很多大學條件很差,收費也和別的大學一樣,這很沒道理,應該按照學校的各項條件划分收費等級。還有,測算教育成本都有哪些指標,應該攤開了讓我們老百姓知道,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沒商量漲价,就是宰我們,就是壟斷。

北京某高校生物工程系詹老師的孩子也在外地上大學,她說,教育成本各學校的各地區的差异很大,文科類和理工類的專業的教育成本也不一樣,比如說擴招文科類的學生只需增加師資、圖書館、宿舍和課堂等等,而增加理工類學生,學校除增加上述項目外,還要擴大實驗室,這樣,理工類的教育成本明顯高于文科類。

她還說,許多學校一方面以教育成本為由提高學費,可另一方面,教師的工資待遇并沒有多大的提高,也沒有見到學校的硬件條件有什么改善,這錢上哪儿去了呢?

學費占人均GDP

達60%— 70%

武漢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張道中教授指出, 從學費和人均GDP的比例來看,目前我國的高校收費偏高。他說,即使在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一般只几千美元,而且美國78%的大學生在公立大學就讀。從學費占人均GDP的比重來看,一些發達國家學費負擔并不很重。如加拿大1991年大學學費是1713美元,人均GDP是24958美元,學費占人均GDP的7.2%。并且學費的增加与人均GDP的增長呈正相關。我國目前人均GDP約6500元人民幣,學費3000元就已占人均GDP的46.15%,即使我國人均GDP今年增加到8000元,如果學費提高到5000—6000元,占人均GDP的比重也會提高到60%— 70%以上,顯然學費提高的幅度過大。

他說,現在上大學交學費已被社會接受并成為人們的共識,我國高校學費標准如果普遍都在3000元左右(占教育成本的25%左右),大部分居民家庭還能承受。他說,有人認為我國銀行有5万億儲蓄存款,教育消費的潛力很大,居民儲蓄准備用于教育支出的份額為10%。由此推算,如果這5万億元銀行存款一半用于消費,按10%計算,有2500億將用于教育。因而主張提高高校學費,顯然,大幅提高高校學費的意見沒有客觀估計大部分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首先,銀行5万億存款中至少有1万億公款私存,2万億為高收入階層所有,1万億為全國農民存款,1万億為城鎮居民存款,也就是說,這2万億元由占我國總人口90%以上即12億人擁有,人均存款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只有上高中、進大學這個年齡的學生的家庭,才會將銀行存款轉化為教育消費。因此,對教育消費的潛力不能估算過高。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每年學費3000元就有20%左右的學生及家庭承受不了,不少家庭舉債讓子女上學。如果學費提高到5000—6000元,可以預計,無力承擔學費的學生及家庭會大幅度增加。如果按每年1万元收費,將會使80%以上的學生及家庭難以承受。

据國家統計局信息資料顯示,我國城鎮居民199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425元,三口之家年均可支配收入為16275元,屬小康型家庭。三口之家日常開支按月人均300元計算,一年需10800元,年結余5475元。這5475元要承擔醫療、養老、住房、就業、教育制度改革增加的各項支出。其中教育支出是一個家庭常年的龐大開支,從幼儿園到大學都要花錢,使許多家庭負擔加重。如果把高校學費提高到每年5000—6000元,小康家庭也會力不從心。如果把貧困、溫飽型家庭加起來,有91%的城鎮居民家庭承受不了學費提高而帶來的經濟壓力。農村絕大多數居民家庭承受能力更脆弱。

學生不能承擔

所有教育成本

學費應該是教育成本的分擔和補償,學費提高多少要從我國國情出發。高等教育是非義務教育應該收取學費,但不能把學費看成是教育服務這种商品的价格。高等教育從本質上講是公益事業,并非盈利机构。為社會培養高層次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宗旨。學生是教育的受益者,用人單位、社會和國家也是教育的受益者。因此,除學生外,用人單位、社會和國家也要承擔相當一部分教育成本。 因此,從我國國情出發,高校學費只能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逐步增加,但每年提高的幅度不能過急過高。同時也不能過多地強調把提高學費標准作為解決高校經費不足的主要途徑,收費不能代替各級政府對公辦高等學校的必要投入。

北京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李文利博士告訴記者,教育是准公共產品,個人和社會都會從中受益,所以由受益人進行一定的成本補償是應當的。但承擔多少,也就是說應當繳納多少學費是合适的,則需要認真研究。通常,學費的收取不适宜大漲大落,學費增減的幅度應當保持一個比較平穩的態勢。通過對城鎮居民抽樣調查顯示,城鎮居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比較大,對接受高等教育的付費意愿比較高。至于此次高校收取學費較去年平均上調1500元左右,這個幅度是否合适,目前沒有充分的研究結果來支持。李文利博士還說,由于調查所受的局限,這項研究的取樣沒能包括農村居民,因此對于農村居民的付費意愿和付費能力還需要進行其他研究來考察。

對此,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趙人偉研究員在他的研究報告中也指出,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實際收入的比率1995年是2.5,如果考慮對城市居民的各种實物補貼(如住房),1995年城鄉實際收入的比率應在4左右。城鄉收入差距如此之大,農村居民對接受高等教育的付費能力有多高,就很值得關注。

“听證制”

值得大力推廣

据報載,不久前,山東青島市曾就教育收費標准如何調整這一議題,舉行了价格決策听證會,來自人大、政府有關部門,大中專院校及學生家長等各界代表,分別就教委提出的學雜費調整標准,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看法和建議。會后,有關方面對原有的方案作出了相應調整。

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气監測中心的專項調查表明,有42.7%的家庭教育消費已成為家庭支出的重要一項。近年來,隨著大學和中小學收費標准的一漲再漲,有資料顯示,一個城鎮居民的年收入在支付了一個大學生一年學費后僅剩下零頭。而在農村則需要兩個人的年收入才能供養一個大學生。至于農村几千万的貧困人口和國有企業數百万下崗職工更是無從談起。

有關專家認為,听證會制度值得大力推廣。實行教育收費听證有利于規范和約束教育收費行為。通過包括學生和家長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參与,對收費標准制訂的原則,學生培養成本計算的依据,以及收費項目的确定和收費標准的高低等有關方面進行過問,從而使收費過程走向透明,收費行為走向規范,收費標准走向合理,將可有效地避免高收費、亂收費現象的發生。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撞沉日漁船 美國潛艦艦長將退休 (4/21/2001)    
  • 長春破獲一起高校學生敲詐老師案 (4/20/2001)    
  • 暗訪廣東高校触目惊心的賭球黑市 (4/18/2001)    
  • 大陸貧困大學生調查結果触目惊心 (4/11/2001)    
  • 地下賭球進入高校 公安部表示堅決打擊不手軟 (4/10/2001)    
  • 張良:不應對江澤民再抱任何幻想 (4/7/2001)    
  • 大陸應屆大學畢業生在忙什么?埋頭精心偽造各類證書 (4/7/2001)    
  • 北京秀水北街:美國使館靜悄悄 (4/4/2001)    
  • 大陸留外學潮 每年捲走40億人民幣 (4/2/2001)    
  • 中國放寬普通高校報考條件 (4/2/2001)    
  • 中國人質素及競爭力世界排名跌 (4/1/2001)    
  • 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出現嚴重滑坡 (3/29/2001)    
  • 北京高校畢業生网上求職成“時尚” (3/27/2001)    
  • 清華大學MBA大陸第一 (3/25/2001)    
  • 中國与外國高校合作辦學 可授外國學位 (3/22/2001)    
  • 大學生們上网都干些啥? (3/20/2001)    
  • 中國今年高校招生繼續擴大 (3/19/2001)    
  • 今年研究生錄取比例為1 : 2.89 (3/16/2001)    
  • 高考模式繁多考生暈頭轉向 (3/12/2001)    
  • ePaper電子報推出付費學習報 (3/6/2001)
  • 相關新聞
    高考模式繁多考生暈頭轉向
    今年研究生錄取比例為1 : 2.89
    中國今年高校招生繼續擴大
    大學生們上网都干些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