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20日訊】食物環境生署發現本港四十個食物樣本含致癌的黃曲霉毒素,其中一個花生醬樣本含量更超標。外國研究顯示,乙型肝炎帶菌者,若長期進食在花生、玉米、穀類及其產品內均可發現的黃曲霉毒素,患肝癌的機會較一般人為高。食物環境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何玉賢表示,肝病病人應減少食用該類食品。
可引起腫瘤
何玉賢稱,黃曲霉毒素在花生、玉米、穀類及其產品內均可發現,以現時技術而言,並不能徹底去除農作物中的黃曲霉毒素,即使在正常烹調工序下亦無法分解;而未能妥善儲存食物,更會增加黃曲霉毒素產生機會。他說,黃曲霉毒素可引致急性及慢性食物中毒、急性肝臟受損、肝硬化及引起腫瘤。他更指出,外國研究顯示,乙型肝炎帶菌者長期食用黃曲霉毒素,會較一般人有更大可能患上肝癌。但本港未曾發生此類的急性中毒個案。
據《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花生或花生食品,每一公斤最多可含二十微克黃曲霉毒素,玉米、穀類及其產品,每一公斤最高可含十五微克黃曲霉毒素。當局於九八年至去年共抽取五百二十六個食物樣本作黃曲霉毒素分析,包括四百五十二個花生、植物油、穀類及相關食品樣本,其中共四十個樣本被發現含該霉毒素,平均介乎每一公斤食物含零點二至一點四五微克。當中只有一個花生醬樣本,被發現含有超出法定許可之最高准許濃度。因此,他認為本港食物含黃曲霉毒素的濃度,不會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食環署發言人說,該個含超量毒素的樣本,在一九九八年發現,當局隨即向批發商發警告信,有關貨品亦收回。此後再無發現超標。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