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7日訊】我國大學生消費支出逐年提高,由此引發社會各界對大學生“超前消費潮”的關注。据調查,大學生消費已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最高者達到了每年18500元。据悉,除了學習消費外,大學生還有不少奢侈消費:一年用于BP机的費用平均420元左右,而手机的費用則在2000元左右,有的高達4000到5000元。學費、生活費、額外支出日益高漲,大學生們是怎樣應付的呢?記者近日到中國人民大學進行了采訪。
呂飛:錢是必備的,但不是大學生活的全部
生活時報報道,呂飛是人大校學生會文化部部長,他告訴生活時報記者,他每月花銷七八百元。一年生活費1万元左右。他有一部手机,是父親送給他的。他每月手机費100元左右,看音樂會和各种演出100元左右,飯費300元,其他上网等零用錢約200元,另外還有几十元的書報費。
呂飛做一份家教,每月收入250元,剩下的花銷便要靠父母,應該說呂飛是學生中高消費的典型了。他認為,“錢是必備的,但不是大學生活的全部。花錢多少和整個大學生活是否充實是否有意義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我經常在學校里組織文化活動,我自己也愛看音樂會,對這方面很愛好,這對個人審美素質是一种提高。雖然增加了開銷,可是這种投資是值得的。在大學生之間,或者在大學生与工薪族之間做消費水平的比較沒有意義。大學生的高消費,不過是穿的用的質量好一點,從某個方面來講也無可厚非。几乎沒有人太揮霍,基本的道理每個人都懂,誰也不傻。”可能家庭條件好一些,所以呂飛沒有太多要掙錢養自己的緊迫感。
邱鵬:淌自己的汗、花自己的錢
邱鵬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99級(1)班學生,今年20歲,剛剛被北京市學聯評為“大學生自立之星”。邱鵬來自湖北隨州市万和鎮,父母月收入不足100元。他現在讀大學二年級,還有一個妹妹讀高中三年級。邱鵬初來北京時,親戚們為他湊了6000元,一年的學費交了4800元。
為了維持學業,邱鵬開始做家教,教初中生語文和英語。常常是下午到學生家里去,天黑后才回到學校。邱鵬曾經利用一個暑假賺到過3000多元,他每天做兩三份家教,天天都工作,還經常寫一些法律方面的文章。現在他只做一個固定的家教,教一位初三男孩,一個月有300多元收入。他說生活夠用了,因為申請到了國家助學貸款。
邱鵬說:“人不能僅為了錢活著,在生活有保障的情況下,要多為自己的發展做考慮。”邱鵬有一個BP机,是做學生會工作必備的工具,他現在擔任人大法學院學生會主席。
邱鵬很欣賞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的那句話——“自立”就是滴自己的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闞純斌:我是中級按摩師
人大法學院99級(2)班男生闞純斌驕傲地告訴記者,“我有中級按摩師証書”。記者很吃惊。闞純斌說,“我從小就對中醫感興趣。我姨父是高級按摩師。讀高三的時候我就跟姨父學按摩,技不壓身嘛。考上大學以后,我又在北京進修了一個半月,拿到了北京市勞動局承認的中級按摩師証書。父親身体不好,放假回家,我就為他按摩。我在北京的洗浴中心做過一段時間,一個小時賺30元,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去打工,不是天天去,一個月能賺200元左右,彌補一下上學的生活費用。”
劉一倫:貧困并不可敬
人大工商管理學院98級貿易經濟專業學生劉一倫告訴記者,他一年的生活費大約6000元。他說大學生中像他這樣每年6000元左右生活費用的人數最多。在談到生活費用時,劉一倫說,他在假期中做家教或在公司里做兼職,平時他也很注意節儉。劉一倫說,“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忍受,求得和周圍的環境周圍的人的平等。社會上有一個認識的誤區,認為大學生是學生,生活來源是父母,花錢越少越好。實際上很多在校大學生,他們的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高。我的一些同學在電腦公司做兼職,一個月可以拿到2000元。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有高投入才有高回報。對于大學生,還是要有适當的投入。不能僅僅是讓大學生去‘省錢’,而應提倡投入与產出達到最好的比例。無論在生活方面、學習方面,用适當的投入得到全面素質的發展。當我們走上社會時,才能從自身獲得更高的收入和社會的認同。北京市學聯評選自立之星,推崇貧困大學生自立,自立是可敬的,貧困并不可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