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6日訊】一間簡陋的平房,碎磚砌牆,草帘子和塑料布做頂。里面30多個孩子擠在10張課桌上,隨著馬正午帶著口音的普通話領讀,30多張小嘴一張一合有節奏地附和著。此刻,這個平房的兩扇窗戶外爬滿了孩子,充滿好奇与羡慕的眼神裹同陽光穿透玻璃,撒進了屋里。
中國青年報報道,這是烏魯木齊市的一所學校,但它不是通常意義上人們所理解的學校,而是進城的民工為解決子女上學自行籌建的。這所學校在烏市王家梁市場附近的一片木材堆后,地處城區的邊緣。
馬正午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學校建于1999年9月,是他們100多個寄居在這里的民工湊錢修的教室。因馬正午和另一個叫馬長吉的人讀過初中,兩人便成為當然的老師。學校只開設到二年級,剛剛有一批學生畢業。
据這所學校的發起人馮炳虎介紹,他已离家20多年,深感不識字的難處,可因為沒有戶口,讓孩子上正規學校,學費無論如何也交不起。与他相鄰而居的民工家庭情況也大多如此。大伙一合計,就建了這個小學。學校建成后,他們各家合起來每月湊個400多元就夠了,兩個老師各得200元。
“其實只能讓孩子認兩個字而已。兩年學上完,還不是閑下了?”馮說,“而且學校也是有一天沒一天,政府一知道,肯定讓關門。”
据了解,在烏魯木齊市還有不少類似的學校,凡是流動人口居住較為集中的地區几乎都有,但具体數字,因沒有部門進行過清查而無法統計。在烏市雅瑪里克山,記者采訪了一個僅有10個孩子的學校,老師是孩子家長們每個月湊500元請的。一個叫馬麗的孩子告訴記者,他們姐弟3人中有兩人在這個學校上學,他們算好的,這里更多的孩子沒學上。据馬麗母親介紹,因為雅瑪里克山是流動人口的聚居地,這种學校算不得稀奇。
對城市里的這种學校,來自教育部門的態度是:發現一個,解決一個,這种辦學方式是違法的,不能允許。据烏市教委有關人士透露,當地政府為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問題正在做著努力。以前,雅瑪里克山曾有一所規模較大的自辦學校,政府發現后,在原基礎上進行了投資,新成立了一個叫“雪蓮小學”的學校。但是,政府限于財力,有本市戶口的孩子就學壓力已經相當大,沒有力量根本解決這類問題。因為按《義務教育法》規定,這些孩子應當在戶口所在地完成9年義務教育。
一位市屬正規小學校長在談到這一現象時說,學校的經費來源非常緊張,而目前烏魯木齊市少說也有几十万流動人口,全部接納這部分人口中的孩子就學是不可想象的。他認為在尚未建立好制度前,家長如果考慮到孩子的成長問題,就應該負起責任,不要到處流動。
然而,新疆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副教授孫鈺華對此持不同觀點,他認為流動是帶來今天中國繁榮的重要因素之一,問題不在流動,而在已經成為許多社會問題發生的根源的戶籍制度上。“是戶口在城市人群中划出了等級。人在城市生活,為什么就不算城市人?對如今所謂流動人口而言,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已經在城市生活多年,不可能回原籍,即便回去也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但就是一個小戶口本,硬是讓他們矮人一頭,以致后代連受教育的机會都沒有,這是极大的不公平。”孫鈺華說,“從《義務教育法》不難看出,中國的教育体系是建立在戶籍制下的。既然中國社會狀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戶籍制正在造成實實在在的不公平,為什么教育体系不能隨之而變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