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4日訊】今年2月中旬,台北市市長馬英九訪問香港,引起港台兩地媒体的濃厚興趣。返台后,馬英九一句“台北不但赶不上香港,連上海也赶不上”(大意),讓听者感受了他的責任感。其實,馬英九在擔任台北市長之前,早已經是台灣政壇炙手可熱的“少壯派”人物,無論是政界還是民間,他的口碑都很好。再加上英俊瀟洒的外形,更是引人注目,台灣媒体和民眾,喜歡稱他為“小馬哥”。現在,就讓我們告訴你一個你還不知道的“小馬哥”——馬英九。
●台灣制造香港交貨
祖籍湖南的馬英九雖然是在台灣長大,其實出生在香港。1949年,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和母親秦厚修從大陸逃到台灣。不久,馬鶴凌返回大陸,怀著馬英九的秦厚修則受托送朋友生病的孩子去香港,還沒來得及回台灣,(1950年)馬英九就在香港出生了。后來,馬鶴凌自重慶赶往香港与秦厚修母子會合,隔了一年后,一家人才又一起返回台灣。所以,馬英九戲稱自己的出生過程是“台灣制造,香港交貨”。
● “湖南才子”和“湖南騾子”的綜合体
馬英九的求學過程一直相當順利。台北女師附小畢業后,他以第一志愿考上了大安初中,然后是建國高中。1968年,馬英九考入台灣大學法律系法學組。當時,李登輝是台大經濟系与農業系的兼任教授,連戰則是著名的法學院政治系主任。
馬英九中文造詣极高,出口成章、落筆成文,在他的身上,可以感受到所謂傳統“湖南才子”的特質。另一方面,馬英九堅持原則,絕不妥協的個性,卻又有些“湖南騾子”的味道。馬英九也是一個對朋友重義講情的人,馬英九在學校,經常主動幫助遠處的同學搬家。有一位歷史系的同學,家境非常清寒,馬英九自己手里雖然不怎么寬裕,卻用自己的稿費接濟他。
1974年2月,馬英九考取了中山獎學金,申請到美國紐約大學的法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在紐約大學的兩年里,除了課業,馬英九人生中的另一個重大收獲,就是認識了他的太太周美青。
1976年,拿到碩士學位的馬英九順利入讀哈佛大學,攻讀國際經濟法和海洋法博士學位。此時的馬英九,以明代東林書院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及宋儒張橫渠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万世開太平”几句話自勉。
●參加“保釣運動”
早在台灣大學校園時,馬英九便熱衷于各項社團活動,同時喜歡參加相關校際、國際間的青年活動,并且是台大代聯會的秘書長。大三時,馬英九被推荐參加“亞太地區學生領袖訪美活動”,在70多天的時間里,他們訪問了美國20多個州的著名學府,并与美國學生座談。
當時,海內外中國人發起的“保釣運動”正風起云涌,馬英九在訪美期間目睹了美國華人群情激奮的抗議示威活動,回到台灣,正赶上台灣校園內的“保釣”示威游行。在得到校方批准后,馬英九和其他台大學生到美、日駐台“領事館”抗議,宣讀并遞交了抗議書,一路上高喊“日本無理,美國荒謬”的口號。
20年后的1990年,日本政府核准日本民間在釣魚台興建燈塔,馬英九以台灣研考會主委的身份同樣發出了嚴正的抗議。
●蔣經國的英文秘書
馬英九在哈佛讀博士學位時,素有蔣經國“文膽”美譽的國民党文工會主任周應龍,便注意到了這個在海外的年輕人,因此輾轉找到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希望他勸馬英九回台,擔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一職。
回到台灣工作,是馬英九的最終目標,所以,博士畢業半年后,馬英九便回到台灣,走馬上任副局長,全力投入工作。由于馬英九表現出色,經過上面一段時間的“考核”后,1982年,繼錢复、宋楚瑜之后,馬英九被相中成為蔣經國的第三任英文秘書。
每當蔣經國會見外賓時,馬英九便居中當翻譯。除此之外,蔣經國有時也會單獨找馬英九,征求馬英九對自己談話內容的看法,以及對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在擔任蔣經國英文秘書長達6年的時間里,馬英九一直謹守幕僚的本分,不越雷池一步。一直到蔣經國去世時,他才突然想起,在蔣先生身邊那么多年,竟然連一張和“總統”的單獨合影都沒有,實在有些遺憾。
●34歲的國民党副秘書長
1984年6月,蔣經國在會議上交議一項高層党務人事案,未滿34歲的馬英九,接替陳履安出任國民党副秘書長職務,主掌國際聯系与“政党外交”,但仍兼任蔣經國的英文秘書。這項人事安排出乎眾人意料,當時就有人認為,蔣經國有意栽培馬英九。馬英九本人事隔多年后則說,他認為蔣先生的用意是希望國民党能夠年輕起來。
馬英九被形容是“坐直升机”爬升到國民党副秘書長的位子的,他的政治生涯也開始從幕后移向鎂光燈前。在擔任蔣經國英文秘書的6年里,由于馬英九小心翼翼不沾染上任何流派色彩,即使進不了決策核心,也不卷入派系之爭,因此被划為“淡淡的非主流派”。
蔣經國去世后,國民党高層經過一場惊天動地的權力調整,李登輝順利接掌党主席職務并登上“總統”寶座。馬英九也由党務系統轉往行政部門,主掌研考會主委一職。當時,馬英九年僅38歲,是國民党歷來最年輕的部會首長。
●反毒、肅貪
1993年1月,李登輝正式任命連戰為“行政院長”。不久,連戰任命43歲的馬英九出任“法務部長”一職。
歷來,位居台灣“法務部長”職務的政治人物,即使人品、能力不輸其他政客,但鮮有曝光表現机會,在民意調查中經常處于“小不點”的尷尬境地,因此,有人揣測馬英九因為不是國民党主流路線的愛將,所以被“發配”至此。
但事實証明,隨著走馬上任的馬英九肅貪抓賄等一系列動作,“馬英九旋風”又攀上了另一個高峰。1993年,正值台灣毒品泛濫最嚴重的時候,警方破獲該省有史以來最大宗的海洛因走私案,連戰發出“向毒品宣戰”的口號,馬英九領導的“法務部”也將“反毒”列為首要工作重點。
馬英九禁毒的做法是,緝毒、拒毒、戒毒三頭分進;反毒的策略是斷絕供給、減少需求并行。為了了解毒品泛濫的嚴重性,以及毒販為何難以跟毒品說“不”,馬英九曾多次走訪監獄、戒毒所,和毒販、吸毒者座談。
對于自己全心投入反毒行列,馬英九承認,与鴉片戰爭的歷史民族情緒有關:“這是歷史的悲劇,也是民族的恥辱。”馬英九詳讀《林則徐傳》,對林則徐崇敬有加,并將咸丰皇帝頒賜給林則徐的挽聯抄在隨身記事本上,時時激勵自己。他一再強調說,“反毒”是一件沒完沒了的工作,絕不松口、絕不手軟。
在“法務部長”任內,馬英九也豪情万丈地宣誓“掃黑肅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并且大手筆地起訴有嫌疑的341名議員。馬英九的反貪風暴雖然贏得了民意,卻也成為許多官僚眼中的“討人嫌”,譏諷他“不諳政治,不食人間煙火”。
●推動兩岸事務的“老人”
先前擔任蔣經國的英文秘書,讓馬英九的從政之路平添几分神秘;后來在“法務部”肅貪查賄,又塑造出公正廉洁的形象。而馬英九長期以來在推動兩岸交流和擬訂大陸政策中所扮演的角色,反而遭人淡忘。翻開兩岸交流的歷史,從1987年台灣當局宣布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到“陸委會”正式成立,馬英九始終都是一個積极推動者。
1990年10月,台灣陸委會正式成立,馬英九兼任副主委職務,台灣“政”、“党”兩個部門的大陸事務工作,馬英九都參与決策和運作,成為台灣政府早期兩岸政策的主要負責人,甚至有人稱馬英九是兩岸政策的草創者。
對于兩岸關系未來的發展,馬英九抱著審慎樂觀的態度,他認為兩岸統一是條漫長的路,承認“一個中國”并不是出賣台灣。
●競選台北市長
1998年,新一輪台北市長選戰拉開了序幕。此一役,不僅攸關市長寶座,同時也是台灣“朝野”2000年大選的試金石。時任台北市長的民進党人陳水扁,欲借連任之途,乘胜直奔“總統”寶座的野心已昭然若揭。而國民党一直夢想光复台北,但党內几個登記的市長候選人都不理想。
馬英九一度是傳聞中李登輝和連戰中意的候選對象,但馬英九本人卻堅決不參選。為了說服馬英九參選台北市長,國民党內吳伯雄等許多重臣都煞費苦心,連秘書長章孝嚴也多次找馬英九談心,但都勸不動他。國民党內都開始擔心,若台北再次“淪陷”,不僅2000年的大選前景黯淡,甚至連党的大旗都要倒。
不過在最后時刻,老爺子馬鶴凌開口了,他告訴馬英九說:“為了台灣、為了党,你有責任挑這個擔子。”馬英九終于被打動了,說了一句:“和陳水扁的這一仗,遲早要打,既然躲不掉,不如現在就打。”當馬英九同意簽字參選時,在場的國民党党員都激動地掉下眼淚。
國民党在馬英九身上的賭注算是下對了,馬英九最終順利當選台北市市長。在2000年的台灣“大選”中,國民党痛失“河山”,不過,國民党雄心勃勃試圖東山再起,而馬英九目前是党內惟一有實力將陳水扁拉下馬的人選。
●親密愛人周美青
馬英九的太太周美青,因為平時行事极為低調,所以,在馬英九參選市長前,外界很多人甚至連她的名字都不知道。馬英九本人則強調,他不希望家人因為自己的工作關系,而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周美青畢業于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后赴美國紐約大學攻讀法律碩士學位,与馬英九成為同班同學,兩人遂相戀并在獲得碩士學位后在紐約結婚。
周美青任職台灣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法務室主任,是標准的職業婦女,她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要做飯做菜,幫子女溫習功課。做事干練、快人快語的周美青強調自己不愿做“花瓶”,她不認為身為政治人物的妻子,就得像附屬品一樣跟著丈夫到處拜訪或參加社交活動。馬英九非常尊重太太在個人專業領域里的發展,也從不勉強她參加自己工作上的應酬。對于馬英九的事業,周美青自認扮演的角色是“永遠忠誠的反對党,隨時給他最中肯的批評和建議”。
馬英九和太太周美青育有兩個女儿。馬英九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儿,每到年節,他都會將女儿畫的畫制成明信片,寄給外國友人。
● “英九”二字寄托父親的期望
馬英九与父親馬鶴凌感情篤深。馬鶴凌對儿子的期望,從他替馬英九取的名字就不難感受。馬鶴凌說,馬英九的“英”字是按族譜排行取的,“九”則是期望這個孩子的德行“九思”,形体“九如”。
所謂“九思”是:視思明、听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貧思難、見思義。“九如”則是:如山如阜、如崗如陵、如川之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
馬鶴凌不諱言,他將自己早年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全部寄托在馬英九身上,而馬英九非但沒讓他失望,而且表現得遠遠超過他的期望。
●馬英九慢跑跑出健康
1979年,當時的台北市長李登輝發起“早安!晨跑”活動。20年后,馬英九領軍的慢跑依舊引人注目。馬英九喜歡運動,尤其喜歡每天早上的慢跑,因此,在市民眼中,馬英九的形象十分健康,是推廣運動風气的最佳代言人。
40多歲的馬英九,在民間舉辦的摩天樓爬樓梯登高比賽中,其拼勁不輸20多歲的年輕人,至今,已過天命之年的馬英九,依然眼未茫、發未蒼,許多熟人都說他跟當蔣經國的秘書時一個樣,醫生甚至說他的“內臟年齡”只有30歲出頭。這都是鍛煉的結果。
馬英九的跑步哲學有“三不原則”:不半途退出,不半途休息,成績不退步。但馬英九也承認,這三不原則也正是慢跑的“三難”。
馬英九形容跑步是“無產階級”最“便宜”的運動,既不分階級也不花錢,可以在運動場上跑,也可以在馬路上跑。馬英九在“法務部長”任內,還有百姓趁著跟他跑步的机會申冤告狀,陳情檢舉,拉近了他和百姓之間的距离。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經歷中,馬英九陪殘疾人跑過步,參加過單位舉辦的慢跑活動,也邊跑邊為“馬迷”簽過字。馬英九成為名副其實的“慢跑明星”。二(西夏)
《海外星云》(2001年08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