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3日訊】日前,世界著名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亞太區首席經濟分析師謝國忠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國有經濟与基礎設施建設的整合創造出規模經濟,中國最有价值的公司可能從中獲益。科技和結构調整還為創造財富的公司提供机會。
据中國經濟時報消息:首先,隨著國有的基礎設施大規模的投入使用,中國的經濟變得越來越一体化了。就在12年前,中國還沒有省際高速公路,而現在已有12000公里并且正在以每年2500公里的速度增長。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的綜合普及率的增幅已從1990年的0.6%到目前的17%。民用航空在20世紀90年代翻了兩倍以上。地區之間急劇增長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在歷史上第一次將中國變成了一個一体化的經濟。這個一体化的進程可能以很快的速度繼續下去。
商業企業將第一次從中國的規模經濟中獲益。信息技術使得服務行業的公司也能創造出規模經濟來,經由同樣的平台可以向許多省份的客戶提供服務。范圍經濟使得服務行業的公司具有比其賬面价值更高的价值。美國經濟在創造出此類企業方面做得最為成功。中國有著同樣的潛力。地理上分布廣泛,但有著一体化的基礎設施。
報告認為,在中國,金融行業和客戶服務行業的公司可能變得非常有价值。目前,中國還几乎沒有這樣的公司,因為經濟還缺乏足夠的彈性,一体化管理服務的必要的基礎設施還沒有到位。這個机會,提供了在中國創造財富的最大的潛力。
第二,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另外一個机會。信息技術具有獨一無二的秉性:可以迅速地降低成本。這使得有著信息技術投入的服務或者商品供應商可以經常殺价。中國市場對价格敏感,其价格彈性趨向于變高。信息技術的運用,給企業提供了享有增長的好處而免遭利潤下降之苦的机會。
媒体就是一個好的案例。中國已經建立起一個擁有8000万用戶的有線网絡。新技術使得這個网絡只需很低的額外成本就能變成寬帶网絡。內容傳輸的成本將迅速下降。媒体公司可以削減价格并從隨之而來的需求反應中獲益。電訊則是另外一個這樣的例子。
第三,建立品牌在目前的環境中是另外一個創造財富的机會。當全國的經濟變得更加一体化,品牌的价值會更大。消費品公司第一次可以更加高效地創立全國性品牌,因為全國性媒体的廣告潛力更大。
中國的大多數消費品公司是跨國公司。毫無疑問,對于國內公司而言,要發揮品牌的杠杆效應,是一個向上的瓶頸。然而,跨國公司帶來了直接投資改善了中國的財務結构。假以時日,他們可能想要在中國股市籌集資本。這會給中國投資者提供一個分享他們的經營成果的机會。
第四,國有企業的結构調整也提供了一個創造財富的机會。中國的國有企業是效率低下的資本使用者,因為它們冗員過多,達不到理想的投資規模;同時也缺乏管理激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改變這种狀況變得刻不容緩。這就是中國政府對這類公司進行調整使其具有競爭力的原因。當然,這种調整必然意味著清除上述三种障礙。
報告認為,調整之后的企業的价值將有一個跳躍,因為勞動力減少而生產規模達到一個理想水平。只要還有低效率需要消除,這個机會便始終存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