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1日訊】 浙江溫州法派服飾公司很會開“玩笑”。去年5月,它向媒体宣告:已通過白宮、美駐華大使及希拉里3個渠道,開价200万美元,邀請當時還在美國總統任上的克林頓先生出任法派服飾的“形象大使”。
据中國青年報河杉報道,前兩天,“玩笑”再續新篇。法派公司又宣稱:希拉里已發來E-mail,答應面議。當然,這只是法派公司在自說自話,也是那些個熱衷于炒作“題材”的報紙的所謂“獨家新聞”。
斷言法派公司很會開“玩笑”,是基于有嚴肅的報紙和愛較真儿的記者前去刨根問底時,法派公司吞吞吐吐,以“商業秘密”加以回絕,更拿不出希拉里發來的所謂E-mail。再找到率先發布新聞的記者,此人也不得不承認只是道听途說而已。
策划這個“玩笑”,据說事先進行了認真的“市場調研”。“玩笑”可以成立的理由是,克林頓在位時緋聞纏身,欠下一屁股債務,他需要賺錢還債……
天知道克林頓先生是否肯為“三斗米折腰”?但在“玩笑”的策划者看來,這無關大局。重要的在于,“玩笑”已制造出懸念,懸念能集聚消費者的注意力,注意力會嬗變為“注意力經濟”。品牌的知名度一夜間得到提升,利潤變得唾手可得。這等好事不玩它一把,那才叫傻帽儿哩!
誠然,“名人效應”應用得法,也不排除在一個特定時期轉化為間接的商業收益,但這种收益也只能出現于某些特殊的產業領域,如影視業、娛樂業等。服飾業是個制造性加工產業。在我國,它又是一個總量嚴重過剩的產業。消費者在購買服飾時選擇、比較的余地相當大,購買的動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隨机性)。另外,服飾具有明顯的地域消費特點。國內之所以沒有叫得響的服飾品牌,很大程度上還受制于高昂的品牌推介成本和惡劣的商業信用環境。
一种品牌服飾找人代銷,貨款常常打水漂;自個儿開專賣店,十有八九得虧本。法派公司是家民營服飾企業,溫州又是國內市場經濟的發祥地之一,按常理,該公司在市場中歷練多年,這些淺顯的道理不會不懂,咋就非得打出徒勞無益的“克林頓牌”?
“玩笑”的負面效應還不僅僅到此為止。溫州雖然是個服飾生產大市,但溫州的服飾和當地的皮鞋相似,曾經走過產業發展的彎路。直到今天,當地雖說有千余家服飾企業,但多半是作坊式生產。汲取了當年的教訓,溫州服飾產業的同仁致力于腳踏實地做事情,力求重新把產業做大、做強。誰知,偏在這個節骨眼上,有人又玩起了“虛功”。因此,法派公司的“玩笑”遭致部分同行的質疑也在情理之中。
凡是做產業的,沒有一個不想把產業做大,也沒有一個不希望掙個缽滿盆滿。說到具体的做法,形式和策略可以各有不同,可有一點是不變的,這就是不能玩虛的,只能務實的。
可是,在眼下的國內產業界,熱衷于玩虛功者卻大有人在。此風若不改,對經營者、對企業乃至對整個民族產業,都有百害而無一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