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1日訊】今年3月6日,北京國際机場与法國巴黎机場達成協議,巴黎机場將作為的北京國際机場戰略合作伙伴,幫助把北京國際机場建成一個國際性的航空樞紐,對北京國際机場在總体規划、運營管理、人員培訓、非航空性收入以及信息技術、質量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与幫助,使其在功能、管理和服務上与國際接軌。据悉,此舉這不僅成為北京首都机場的里程碑,也成為中國大陸航空業發展的里程碑。
北京日報報導,世界上旅客吞吐量排名前20位的國際机場無一例外地都是航空樞紐港,但是中國大陸卻沒有一個航空樞紐机場,國際航班無法通過國內任何一個机場實現轉机。如今周邊國家的航空樞紐已經對中國大陸形成包圍之勢,連泰國、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都因為擁有國際航空樞紐從中國的航空運輸業分羹奪食,建設中國大陸的航空樞紐已經成為關系到中國航空業能否繼續生存。
北京國際机場林發源先生說,航空樞紐是中樞航線結构的基礎,中樞航線結构是指客流量較小的城市之間不直接通航,而是通過樞紐机場銜接航班、中轉旅客的方式,實現相互間的空中聯結,它可以大大提高航空公司飛机和机組的利用。早期的民航運輸長時間都是各城市之間直接通航,容易造成飛机和人員的浪費。他舉例說,如果4個城市之間實現通航,要實現各城市之間直接通航,就需要6條航線6架飛机,而如果選擇其中一個城市做樞紐机場,各航線以其為起點呈放射狀延伸至其他机場,任何一個机場都可以通過樞紐机場轉到另一個机場,這樣只需要3條航線,3架飛机。樞紐机場輻射的机場越多,節省的航線和飛机也越多,創造的效益也越多,旅客也越能享受到樞紐帶來的方便。
從全球角度看,21世紀的航空業將是以樞紐机場為基礎,樞紐航線為重心的行業,樞紐發展戰略將成為航空公司參与國際競爭的高价入場券。而目前大陸的机場,還都是按照原來運輸結构設計的,包括北京國際机場都只是航班的終點站,不具備中轉功能,無法讓國際旅客通過机場實現轉机,這實際上等于將可以通過中國中轉的旅客拒之門外,從而降低了中國民航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
在与外國航空公司的競爭中,大部分外國航空公司挾中樞与聯盟之威,在中國始發、到達的國際航線上,都占有絕對的优勢和份額。以中美航線為例,到2001年4月,中美之間每周可以各飛54個航班,可是目前中國運力投入每周不到30個航班,而美國因為擁有世界上最成熟的航空樞紐,形成國際干線對全美地區的覆蓋,不僅全部用完合同份額,而且還在爭取增加新的班次和新的承運人。在競爭中,中國明顯處于劣勢。
与此同時,中國周邊國家,日本東京成田、大阪關西、中國香港、新加坡、泰國曼谷5大航空樞紐以及即將投入運行的漢城仁川航空樞紐,對中國形成包圍之勢,不僅分流了相當一部分國際客流,而且將触角深入中國內地城市,形成一個背靠樞紐、輻射中國腹地的网絡,奪走了本來應該屬于中國机場的國際客貨運量。
有關專家預言,中國再不建設自己的航空樞紐,中國民航將可能在未來的世界航空格局中退至“國際支線”的地步,因此說中國航空業已經面臨生死關頭一點也不為過。
2000年2月,巴黎机場購買了北京國際机場9.99%的股份,成為北京國際机場最主要的境外戰略合作伙伴。根据協議,巴黎机場至少為北京國際机場提供5年的顧問服務。巴黎机場2000年旅客吞吐量達到7360万人次,排名世界第六位,是北京國際机場的3.6倍。它在机場管理和發展樞紐机場等方面的經驗都將為北京發展樞紐机場的總体規划提供支持,使北京國際机場建成中國第一個國際樞紐成為可能。
目前,巴黎机場与北京國際机場開展合作的領域包括:中樞机場的建設,巴黎机場利用其建設中樞机場的經驗,已經開始了与北京國際机場在樞紐建設方面的前期合作,完成了2號航站樓的各种中轉流程方案,對現在的行李分檢系統的評估、對跑道和空管現狀的分析以及國航在北京國際机場的吞吐量分析等等,這些方案從今年開始陸續實施。同時巴黎机場工程公司已經為北京國際机場規划了未來20至30年的總体平面圖,這個方案的落實,將是今后雙方合作的重點。他們還為北京國際机場的非航空性收入,如商業區的建設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提高了北京國際机場非航空性收入。除了巴黎机場派專家組在北京國際机場設立辦事机构并進行質量管理和樞紐机場戰略方面的培訓外,北京國際机場還專門派高級經理到巴黎進行專門的培訓,培養國際型管理人才。此外,在信息技術領域、質量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雙方也將開展多層次的合作,幫助北京國際机場邁向國際化。
專家認為,建設世界上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和亞洲航空的門戶,北京國際机場有著得天獨厚的优勢。從世界航線网絡圖可以看到,中國恰好處于連接歐洲、亞洲和美洲航程最短的北极大三角航線的亞洲拐點附近,由于中國占据東南亞各國以北的廣大區域,這些國家選擇最經濟最省時的航線都要經過中國大陸領空,從歐洲到大洋洲的航線也是如此。隨著西伯利亞航路和遠東航路的開通,從歐洲至北美至中國和東南亞,以經過北京上空的航路為最近,因此從航路角度看,北京与漢城成為歐洲、北美与亞洲之間的最佳中轉站。而且大陸是大陸最大的机場,年旅客吞吐量已經突破2000万人次,有建成航空樞紐的潛在實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