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0日訊】 布殊新政府在考慮眾多駐外大使職位人選時會「論功行賞」,而關鍵极可能是看申請者的籌款貢獻。他們不是職業外交官,但卻有發動籌款的能力。
《紐約時報》報道,申請當駐外大使職位的有一千七百多人,目前有兩百多人通過初試。最後會有四十九位幸運儿中選,外放到心目中的理想國度擔任大使。
初看之下,這些人沒什么共同點,甚至不具外交資歷,獲委任的話就是所謂的「受政治任命者」(political appointee) 。但他們都有個共同「嗜好」——為總統籌募大筆款項。當中不少更在布殊宣誓就職時共襄善舉,捐出法定上限的十万美元協助典禮。
例如駐法國大使熱門人選、三藩市商人利奇,就擔任過共和党全國委員會的財務主席,在競選時捐了二十八万美元給布殊及其党人。据說成竹在胸的他已開始惡補法文。
又例如,駐梵蒂岡大使候選人之一尼科爾森,在擔任共和党全國委員會主席時,曾令該党創下近年籌款最高紀錄。內定為駐愛爾蘭大使的企業家伊根,也是舉足輕重的捐款人士。
還有將任駐英大使的名駒配种師法里什,是布殊一家的摯友。至於駐瑞士大使的頭號人選雷諾斯,則曾投資給布殊擁有的得州棒球隊,在競選經費方面貢獻不少;他的主要對手是同樣在捐獻方面立下汗馬功勞的德威特。
事實上,利奇、法里什、伊根、雷諾斯和德威特,各都捐了十万美元給布殊的就職典禮。
白宮總統人事主任約翰遜表示,他在考量人事問題時雖未直接參考捐款名單,但也不否認,在財務上能否鼎力支持總統是關鍵。大使名單會交由參議院外交事務小組審批,最後由布殊拍板。
据報道,資深共和党員布萊克表示,論功行賞的做法在新政府之初屢見不鮮:「大使職位是珍貴的獎品。」
不過,美國在全球各地的大使館只有一百六十處左右,顯然不夠所有有志者分配,而最令人衷心向往的,是西歐和加勒比海的大使之職。
至於像拉丁美洲、非洲、亞洲等較艱苦地區的大使職位,捐款者通常都避之則吉。這些職位最後只好落到職業外交官的身上了——可以理解的是,這些職業外交官對捐款者出任大使都頗不以為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