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9日訊】在過去三年間,中國大陸許多國有企業紛紛改革脫困,而河北省邢台市一家大型國企卻由富返貧,從國內同行業的“龍頭老大”變成了虧損大戶。大陸媒体“北京青年報”報導說,該企業新任董事長和總經理說:是國有企業的“富貴病”害了企業。
病症之一,錢多了不知該怎么花,一連串投資決策的失誤,導致數億元企業資產覆水難收。比如,看到房地產掙錢,便決定在廣東、海南、山東等地開發房地產,結果上億元投資難見收效;隨后又發現軋鋼厂賺錢,于是就匆忙決策上連鑄机、軋鋼厂等項目,又導致近億元資金沉淀。
病症之二,要改革卻不知怎么改、改什么。比如机构改革越改越龐大,一個8000多人的企業,有處級机构67個,處級干部163人,科級干部380多人。僅厂工會下面就設了生產部、福利部、女工部、文体宣傳部和辦公室等5個處級單位。
病症之三,資金運營重數量輕質量、重規模輕管理。這家企業的資金運營周期是700余天,這就意味著每投資一元錢,兩年半后才能收回!企業富裕時曾投資建起20多家子公司,除一家掙了錢外,其余都說虧損,僅此一項就虧進去4700多万元。一個子公司几年沒向企業上交過一分錢利潤,公司經理道明其因:“不是我們不交錢,過去根本沒人向我們要錢。”
病症之四,產品結构失調,質量事故頻繁。如今企業近40%的生產能力處于閑置狀態;而現有產品的質量事故卻不斷發生,几年來企業因此造成淨損值高達2000万元,給用戶賠款達1400多万元。
以上种种“病症”給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首先是人才大量流失。全厂本科以上學歷的管理及技術人才近几年走了57名。許多人离開企業后,自已辦厂,變成企業的競爭對手。其次是市場日趨萎縮,產品銷售收入連年下滑,1999年下滑5%,去年又下滑14%。其三是企業資產狀況不斷惡化,如今集團總資產為16億元,負債就高達13億元,到去年累計虧損1.6億元,如果計算上潛虧及應收款中的呆死坏賬,企業實際上已資不抵債。
据悉,大陸當前患有“富貴病”的不只是邢台這一家國企,不少國企在迅速發展的同時表現出种种“富貴病”症狀,為進一步發展埋下了隱患。市場經濟變幻莫測,企業經營必須有長遠考慮,時刻准備迎接嚴峻挑戰,才能長盛不衰。從邢台這家企業的盛衰過程看,對國有資產監管缺位是“富貴病”的症結所在。因而兩位新任負責人呼吁:從產權制度入手深化國企改革,加強內部管理,以根除國企“富貴病”。
相關文章